假期过半,备受瞩目的三部献礼电影,也开始初露端倪。 截止至10月3日晚11点,《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累计票房均已过10亿,而《攀登者》则稍显落寞。 事实上,这部电影在未...
端阳诗其一 去年端阳时,遍洒雄黄酒。 挂艾辟邪祟,无毒不抬头。 今年端阳时,往事俱已休。 考场赛龙舟,归来香粽酬。 端阳诗其二 端阳千年后,汩罗新歌旧。 五毒艾中休,屈子灯下...
“吻痕” 戛子是只小可怜。 至少她自己一直这样认为的。 她想:再没有哪个小孩儿像我这样可怜了一一爹不疼、娘不爱,就没有谁真的关心我。为什么关心我呢?我什么也没...
【每年的清明节,族人聚集到一起去祭扫祖宗坟墓,寄托追思,告慰先人,抚远后世子孙。 培墓,或称扫墓,指挂纸前,族人首先查看坟墓是否被鼠兔打洞,是否塌陷,给坟墓添土除草后,供上刀...
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卫兵亨里奇受到了审判。 原因是在柏林墙倒塌前,27岁的他射杀了一位企图翻墙而过的青年。 亨里奇的辩护律师为他辩护说:“亨里奇作为军人,他...
给朱老的一封信
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寻梦环游记》中说:“一个人的死亡,其实有三次。 第一次是断气的时候,生物学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下葬的时候,人们参加死者的葬礼,怀念死者的一生,在社会中的死亡,因为社会上不会再有死者的位置。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死者的人,把死者忘记的时候,那时候才叫真正的死亡。”
基于此,先生,我相信您还活着。所以,请允许我完成这封寄给您的信。
您作为一位美学家,一位在烽火硝烟中点亮安谧祥和的烛光的伟大的教育家,您将“美”这个最玄妙的简单理念化作了星星之火,又使得它以燎原之势代代相传,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感谢您。一个人,精神上要丰富一定是要会欣赏美的。而您,在那个人心惶惶的时代里思考美的真谛,将最朴素而最真实的智慧以文字诉诸于我们,让平凡的每个人都清晰地去欣赏美、创造美,这无疑是具有开创性而令人敬仰的。每个人生来就有感受美的权利和能力,简单或华丽,只要在主观上达到了物我交感就产生了美。这样“不可言传、难以言喻”的概念就被您简洁地描述出来了。
如您所言,没有一位艺术家可以做到所有人都欣赏,因为每个人都只能在他或她外射的意境中去寻找共鸣的频率,去用美感经验感受美,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对不对?
最起码,把人生艺术化。诚哉斯言——慢慢走,欣赏啊。
婴儿诞生时的第一声啼哭,乌溜溜、像是会说话的大眼睛,稚嫩的小手颤颤地握住父母的手指;含苞的骨朵儿悄无声息地绽放,破茧的蝶舒展开了翅膀,一滴露珠划过叶脉、落下、脆声化作晶莹的水莲花;川流不息、灯火通明的城市,荒芜的废墟,钢筋水泥的建筑基地,甚至,只是落笔时勾勒的圆。
静下来,慢下来,一切美得不可思议。
沧海成尘,所有的金戈铁马、盛世繁华终化黄土,只有美,雅俗共赏,历久弥新。就如醉人的酒,越久越醇。因为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啊,因为最后所有的所有,都化作别人眼中的美了啊。这是最基础的伟大,最广泛的奇迹。
感谢您为我们洗净了一双欣赏美的眼睛,去发现一颗颗赤子之心。
最佩服莫过于您的“三此主义”了——三此主义的内容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您不尚空谈,着眼当代,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做学问,水平有高低,成就有大小,然而,除去大小、高低,三此主义是做学问唯一可靠的途径。三此主义,是行动是至上者,没有行动至上就不配是一个知识分子,就不配称为民族和时代的良心。
我又想起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话:“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
关于如何做学问,古今中外,多数人皆以为,做学问皆不可能停在口头上。而这正是我最应该向您学习的地方了。
我认为,不仅是您所谈为美,所为为美,您本身就是美。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想您致敬。
您的读者
整本书阅读~朱光潜《谈美》各位朋友,春日迟迟,柳芽初发,海棠含苞,黄莺轻啼,春的美慢慢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开始下一本书阅读,这本书是朱光潜的《谈美》,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娓娓道来,有序,开场话,和...
“我认为卡夫卡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这样评论一个作家。
他就是卡夫卡。
卡夫卡的在世一生是平淡无奇的。1883年7月3日,卡夫卡生于布拉格一商人家庭。所以我们的作家卡夫卡一开始也并非一名作家。迫于父亲的意志,卡夫卡入布拉格卡尔·费迪南德语大学,先攻读化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艺术史,后改学法律。直到1902年,一个在易北河畔巧妙的相遇,与布洛德相遇,我们的作家卡夫卡开始第一篇创作《一场战斗的描写》。之后多有作品写成,但在对于自己的作品,卡夫卡很少表示满意,只有寥寥几篇有幸发表。在卡夫卡看来未被出版的作品均是涂鸦之作,因此在他的遗言中要求好友布洛德将其烧毁。可是布洛德违背了他的意愿,将其全部著作(包括手稿,片段,书信等)全部发表整理成集,这才在世界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
卡夫卡的作品有中长短篇之分,生前发表的多为中短篇小说。因此长篇小说中由于手稿遗失,多会在阅读中看到“此处缺一页”这类说法。
由于卡夫卡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这点小宋从《饥饿的艺术家》中颇有感触。对于饥饿艺术家,有人说他是以绝食表演作为谋生手段。但从饥饿艺术家死前回答管事的疑问“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看出他的追求与信念大于生命。可是夜班看守的不信任,自认为好心给他留空隙让他有机会吃东西却让他无比痛苦,整日郁郁寡欢,最终死在草席上。
这篇小说虽然写的是那位饥饿的艺术家,但我以为作者是想通过巨额的艺术家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内心对艺术,对写作的渴望,抒发出因自己的艺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孤寂之感。
同时,卡夫卡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点小宋更是颇有感触,插句题外话当小宋我看完《杀兄》后就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是杀兄)不过正是如此,卡夫卡的小说才会更具深刻意义。举个例子,比如《我的是十一个儿子》(据说它是作者同一时期正在写的十一个短篇里主要人物的简单勾勒)便在这十一个儿子的各自性格中展示了人性的各种轮廓,或好或坏。
最后提到卡夫卡小说的手法,我想肯定就是象征与讽刺(这个算不算手法啊)起初看目录小宋就被《中国长城建造时》所吸引到了(当然是出于一个中国人好奇)。这篇小说便就是象征和讽刺的典范了。当然我想里面的古中国不只是古中国更是一个捉摸不定,不可企及的权力机制统治集团的代表。长城建造过程也更是有着对权力与组织的集中。也许正是这样的手法才在文学上诞生了“卡夫卡式”批判现实主义风格吧。
所有,这里小宋也诚恳建议大家返校后可以在书架上拿起小宋这本《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领略领略卡夫卡式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