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福建
  • 婚事命题

    秋阳里的婚事命题 九月的午后,秋阳穿过梧桐叶隙,在“老地方”咖啡馆的木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大沙搅动着杯里早已凉透的美式,目光却没离开对面卡座里那个正低头看手机的年轻男人—...

  • 超生者的幸福晚景

    第一章 粉笔灰里的日子 1978年的秋天,陈守义踩着校门口那排法国梧桐的落叶走进教室时,鞋跟沾着的泥点在水泥地上印出浅淡的痕迹。他教三年级算术,课本边缘被翻得发毛,却总用牛皮...

  • 月亮大约不会来

    又是八月十五。 云絮像浸了水的棉絮,沉沉压在天际,连风都带着湿漉漉的凉意。我站在廊下,看雨丝斜斜切过暮色,把远处的树影晕成一片模糊的墨蓝。这样的夜,月亮大约是不会来了。 几千...

  • 食堂浮沉

    食堂浮沉记 第一章 寒冬里的五毛钱生意 腊月的风跟刀子似的,刮过职业技术学院的围墙时带着哨声,钻进食堂后厨的通风口,让正算账的耗子打了个寒颤。他裹紧了洗得发白的棉工作服,指尖...

  • 杀子

    崇祯十三年的雪,比往年来得早,也下得更狠。铅灰色的云层压在苏州府的檐角上,将青石板路冻得发脆,踩上去咯吱作响,像是谁藏在暗处磨牙。高家的朱漆大门早没了往日的鲜亮,门环上的铜绿...

  • 鸡声中的影

    鸡声里的千年影 万历十七年的暮春,江南陈家坞的晨雾还没散透,后院鸡窝的茅草堆里就传出一阵细碎的扑腾。陈阿婆裹着浆洗得发硬的蓝布衫,踩着露水往窝边挪,眼瞅着芦花母鸡仄着身子从窝...

  • 人生,不限高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月•主题写作征文第十九期:小孩 一 公交车忽然来了个急刹车,正在胡思乱想的飞翔一个踉跄差点儿被甩出去,多亏旁边一个脚踩恨天高的紫衣...

  • 如律令

    本文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首发《青年文学》杂志,ID李浩然,本文参与[非•主题写作之突围] 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应该是夏天,我穿着短裤凉鞋。一场大雨过后,父亲拉着我的手,带我...

  • 关于《宝贵的爱情》

    写这篇小说如同万里长征,时间跨度很长。最开始写了一部分,大概是几个月以前。重新拾起来继续把故事写完,也有近二十天了。 好在刚才完结了,虽然有许多地方需要修改,字词还需斟酌,毕...

  • 失眠话本

    暖阳巷的失眠话本 深秋的暖阳像掺了蜜的糖稀,慢悠悠淌过暖阳巷斑驳的砖墙,把墙根下那片青石板晒得暖烘烘的。张大爷搬来的藤椅还带着去年槐花香,他往椅背上一靠,棉鞋尖儿就蹭到了李伯...

  • 沉重的负担

    雯丽收到表弟的中秋问候时,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飘落。雨中黄叶树冷冷如同她的性情。手机屏幕上那句"姐,中秋回舅舅家吃饭吗?"让她指尖冰凉,仿佛又回到了去年那个令人窒息的团圆夜。 ...

  • 福禄巷深处

    第一章 青砖墙上的月光 民国二十二年的秋夜,南京福禄巷17号的青砖墙上爬满了何首乌藤,叶缝里漏下的月光在青石板上织成细碎的银网。沈玉薇攥着衣角站在垂花门外,听见院里传来熟悉的...

  • 故园无声

    车窗外的雨丝斜斜地织着,把远山染成一片黛青。林墨放下遮光板,指尖在 "扶贫工作队" 的红色袖章上摩挲了两下。导航提示还有三公里进入青石峪,那个在他生命里投下三十年阴影的地名,...

  • 护眼之争

    办公室里的护眼之争 周一早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康华设计”的办公区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李建国端着泡好的菊花茶刚走到工位,就听见隔壁格子间传来妻子周玲压低的抱怨声,“昨天带...

  • 120
    两部奇书(附《唠嗑儿》~闲时更新)

    《红楼梦》(曹雪芹著/八十回,未完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楔子) ——红尘,是空中楼阁,是梦。 《玲珑尘衣》(孔雀公主著/115章,未完结...

  • 刘娜导游

    大巴车刚停稳在丰满大坝观景台的停车场,轮胎与碎石地面摩擦的声响还没完全消散,林薇就拎着保温杯下了车。九月的哈尔滨清晨带着水汽的凉意,江风卷着枯草的气息扑在脸上,她缩了缩脖子,...

  • 转念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或许,行路更难 当你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到达终点 发现不是梦中的桃花源 而是一处断崖 你比崖底的石头还绝望 转念,似乎很容易 可以惬意地坐在...

  • 界河记事

    暮春的风裹着水汽掠过青灰色的屋脊时,金达莱总忍不住扒着窗棂往东南方向望。那里有一道淡蓝色的线,像谁用指尖在天际抹了层薄釉,那是界河的方向。河水流过祖父的田埂,也流过对岸陌生人...

  • 尘埃里的刺

    阿利在水龙头下搓洗最后一只碗时,指腹被瓷碗边缘的豁口划了道细痕。水流冲过伤口,凉意混着刺痛漫上来,她却像没知觉似的,只是盯着盆底打转的泡沫发呆。窗外的天已经沉透了,楼道里传来...

  • 犟牛宝庆

    镇政府办公室的玻璃窗被七月的太阳晒得发烫,林小满把第三杯凉茶灌下肚,还是压不住心里的躁。桌上摊着青溪村的修路进度表,红笔圈出的“宝庆”两个字,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她指尖发疼。...

个人介绍
萍踪天下十余国,甘苦备尝凭谁说
一登杏坛携后进,书生意气半消磨
欲将秃笔写人世,奈何江郎涕泪多
茅屋无存亲半逝,悲风屡起零水河
花甲解鞍得闲趣,啜茗捋须谈风月
提醒:作品全是原创,原创不易,如果使用请告知,得到许可后才可使用。
该页面似乎是一个个人博客或日记网站的一部分,包含了大量日期标记的晨间日记条目以及一些特定主题的文章。从提供的文本内容来看,网页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一个平台,让用户记录和分享他们的日常观察、思考、情感以及对各种社会现象的看法。用户可以根据日期浏览不同的日记条目,每个条目通常包含作者当天的经历、感悟或者对某个事件的观点。

网页内容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对社会现象的评论,如“教育需要惩戒权”、“高考不到百天学校却临阵换人”等,反映了作者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见解。

对传统文化和个人成长的反思,例如“读史——千苦万苦,皇帝苦。”、“孔子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兴趣及其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对日常生活琐事的记录,比如“春节过后的剩菜难题”、“切记在电子产品消费上,好奇害死猫”,体现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

对时事热点的即时反应,如“疫情反扑,你准备好了吗”,显示了作者对当前事件的敏感度和参与讨论的热情。

个人情感的流露,例如“我的头发不值800元”、“ taxpaid”,透露了作者的幽默感和个人风格。

此外,网页还提供了与其他用户互动的功能,如新建文集、提交文章、设置发布样式等,表明这是一个鼓励用户创作和分享的社区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功能创建自己的文集,撰写并发布文章,并对文章进行各种设置,如定时发布、付费发布等。

总体而言,该网页是一个综合性的个人表达和社交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记录生活、分享思想和与他人交流的空间。通过浏览这些日记条目,读者可以获得对作者思想动态和生活状态的深入了解,同时也能够参与到更广泛的讨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