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河北
  • 中和街(7)

    中和街15号是一幢三层楼房,一楼那一排门面都空着,二三楼是地税局宿舍,虽是老户型,但得房率很高,53.6平米的住宅里面竟然是两室两厅一厨一卫,还很宽敞。虽然地处中和街...

  • 中和街(6)

    已迁出的集和堂大药房当时在中和街20号,西边是一条小巷通往斗山街小区,里面是数不清的自建房。东面18号是福建千里香馄饨店,这家店和集和堂大药房同在2017年开业。大药...

  • 中和街(5)

    中和街3号以前是一家饼店,现在卖本地甘蔗,有一种青皮甘蔗很受欢迎,价格也略贵些,女店主把甘蔗削皮后用一个小铡刀切成小段。甘蔗店的对面是中和街2号天天水果店,隔壁就是以...

  • 中和街(4)

    东门南侧中和街1号是一家理发店,紧挨城墙,店旁也是城墙下有一个写着很大徽字的路灯。 造型店外没什么装饰,门头上就“造型”两个大字,不是彩色艺术体,黑底白字,简...

  • 中和街(3)

    站在中和街,俯仰之间能看到税务上顶附近的德胜门和徽州府衙,这是中和街的起点和终点,也是中和街的魅力所在。这条长街从德胜门延伸到徽州府西门,最终与徽州路交汇-。只是大多...

  • 中和街(2)

    中和街堪称老城区的树干,根扎在长青山,本是一条从东到西的街道。古城里的街巷都分布在它的两侧,门牌号也证明街头在德胜门。只是由于街尾的徽州府衙过于有名,游客都是从府衙走...

  • 中和街(1)

    在歙县范围内,想选出一年到头都很热闹,本地人和游客都喜欢的街道,那就要在老城区里找,而老城区里达到这个标准的,非中和街莫属。以前还怀疑自己太主观,但今年国庆长假得以证...

  • 斗山街(下)

    斗山街街头新增的牌子里有两块是江祥泰茶文化会馆和新安山居·月栖溪市隐亼民宿。因为老眼昏花,把隐亼民宿看成隐人民宿,想这个名字多好啊,与斗山街相得益彰,雅俗共赏。这也是...

  • 斗山街(上)

    这几天,古城里各个路口都有人把守,管理电瓶车出入,也不是不给走,要推着才行。又逢上长假前,而且这几天也是高温,古城里的人少了,每天晚上就到街上看看。忽然发现一张斗山街...

  • 打箍井街(15)

    石头屋宿舍区内很整齐干净,没有自建房,都是当时最好的单位,这种标准化自带优越的集体记忆。虽然不能和军营、学校这些地方相比,但这里居民的作息时间,出行着装以及日常生活习...

  • 打箍井街(14)

    商业局的办公大楼离石头屋很近,和周边一起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商业局后又与招商局、外贸局等部门合并为商务局,属行政单位。原来的一些职能被现在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但歙县...

  • 打箍井街(13)

    石头屋位于打箍井街31号,虽然曾为中和社区的办公场所,但在此之前,却是供销社办公大楼,至今产权仍属县供销社。 歙县供销合作社1949年7月正式成立,全称叫供销...

  • 打箍井街(12)

    寻找石头屋里水井时,我曾几次去居委会大厅,一进门是水磨石地面,平坦、朴实,横贯大厅的蓝色服务台很干净,工作人员面对大门办公,身后墙上写着一排红色大字:让服务与百姓更近...

  • 打箍井街(11)

    从博物馆回打箍井街,经过四个侧门三个消火栓,再路过两个石挡,才会看到石头屋。这是一段比较长的距离。 博物馆建成后,石头屋周边的建筑也陆续竣工,这一带在公示时叫...

  • 打箍井街(10)

    徽州古城墙上有一句宣传口号:歙县,一座没有屋顶的徽文化大地艺术馆。而博物馆的建成,就相当于馆中之馆,为了更好提供服务,博物馆对面也成立了徽州文化文创中心,创客空间地下...

  • 打箍井街(9)

    打箍街上也有新建筑,高新大宅慢慢褪去火气后,也融合在古街的格局里。这就是博物馆。 黄山市的博物馆这几年如雨后春笋,带中字头就有好几个: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中国...

  • 打箍井街(8)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在意不起眼的事情,看打箍井街的热闹,也留意看看那些经常关闭的门窗,凭空猜测里面有什么人,他们住在哪间房里,看什么电视节目,用什么餐具吃饭,坐什么...

  • 打箍井街(7)

    打箍井街虽然有很多店铺,也来来去去的,但令人关注的必有歙砚专卖。 这家专卖店已经营多年,每次经过都顾客盈门,店里的经营品种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歙砚到手工传承的...

  • 打箍井街(6)

    在打箍井街,每个人不管来自哪里,穿戴什么,口音如何,和谁在一起都没人在意。他们关注的除了古迹外,就是商品。在街上可以吃到土味,买到土货,住到徽派民宿。 现在街...

  • 打箍井街(5)

    打箍井街在没有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以前,是居民区,很多新宅夹杂其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横跨古今,古老的屋顶上罩着彩钢瓦,老的桂花树上晾晒校服。很多歙县人都出生和成长在这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