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便可以去掉残暴,免除刑戮。这话说得确实对呀!” [解读] 善人:指君...

[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便可以去掉残暴,免除刑戮。这话说得确实对呀!” [解读] 善人:指君...
[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 孔子说:“假如有人用我治理政事,一年差不多见成效,三年便会有成就。” [解读] 期月:一周年。 据《史记》...
[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赶车。孔子说...
[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译文] 孔子谈论卫公子荆时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他刚有一点家产时,...
一个人是不是开始走出低谷,开始变强,是有迹可循的。 随便翻开毛主席一首诗词,里面没有一个“难”字。 这就是强大。 通读《毛选》也会发现,当你有这四个迹象的时候,就是变强大的开...
[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 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治,就好像兄弟一样。” [解读] 孔子的这句话应该是感叹鲁、卫两国的政事。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 孔子说:“背诵《诗经》三百首,交给他治理政事,却不胜任;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宰,向孔子请教政事。...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 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自己率先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通过教化引导百姓勤劳做事,自己要起...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用朋友的品德来帮助自己提高仁德。” [解读] 曾子——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译文] 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善意地引导他,他不听就立刻停止,不要自找侮辱。” [解读...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yú)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
[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
[原文]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心偷盗的人多,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假如你不贪求财利,即使奖赏人去偷窃,人们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