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集体劳动时期,我们地方玉米为主粮,玉米的产量高,小麦种的少。 玉米脱离后,将玉米棒上的雌蕊丝积累下来,可以给拉了大便的小孩擦屁股,也可以在...

生产队集体劳动时期,我们地方玉米为主粮,玉米的产量高,小麦种的少。 玉米脱离后,将玉米棒上的雌蕊丝积累下来,可以给拉了大便的小孩擦屁股,也可以在...
女儿的同学从云南寄来的松茸。刚下了雨,新采摘的新鲜蘑菇。 云南有各色红伞伞,雨季开始,野生菌满山遍野,鲜美异常。同学说非本地的不会做,只寄来常见...
淮阴行四首(其四)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题解 刘禹锡仕途辗转,对各地风土人情有浓厚兴趣,常将所见所闻融入诗作。《...
堤上行三首(其一)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题解 刘禹锡被贬夔州等地期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个雯正是晴雯的雯。我要写的是她的扮演者,安雯。 初听到安雯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这是后来她改成的名字。原名张静林,京...
应该是到了收获的季节,地里的芸豆和毛豆已经开始采摘了,可是玉米还是没有抽穗,看来今年的玉米是没有希望了。种的日本白萝卜虽然已经开出了白色的小花,...
心情不好,什么人都不想告诉,表面笑得很灿烂,内心是憋着不让自己哭出来,毕竟,还有依赖我的人。 人呐,怎么能如何凄惨,一件比一件惨,一...
淮阴行四首(其三) 船头大铜镮,摩挲光阵阵。 早早使风来,沙头一眼认。 题解 刘禹锡一生辗转多地,对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兴趣浓厚。他在对淮阴的游历...
农村是一种缓慢的,互相问讯的地方,人们也有时间多交流,一人讲话,几位人在听,里面也有生活趣话。 谁有了重病,谁家有了大事件,就有了人情和关怀。也...
书名:冬牧场作者:李娟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6-01ISBN:9787536099876 一、对未知的探索 而且,在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