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八大绩效工具的优缺点分析和适用场景
第一部分:上节课案例
某物流公司,目前有50多人,主要服务于该市十几个比较大的制造商发货,老板也在扩大其销售来源,但一直收效甚微。该公司的主要业绩一直受制于这几个大的制造商,在最近,该公司遇到了如下几个问题:1、受经济下行和人员成本的影响,各大制造商陆续减少本地的人员生产,逐渐迁移到外地;2、公司一直管理混乱,连发货数据的表格都没有统一格式,至于相关计划,一直都没有;3、各高管都是公司的股东,并且股份占比相差不大,彼此之间山头林立;4、高管另外有其他的产业,属于是一套人马,几个企业各有一名高管负责;公司的大股东,目前是董事长,交给人力资源部门一个任务,希望在新的一年内,能够通过绩效能够激励起公司的各高管和人员,能够将公司的业绩更上一层楼。
一、结论:建议公司现在不要做绩效,先夯实管理基础二、原因:1、公司目前整个环境几乎属于无人管理状态,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确,责任难以落实到人;2、高管目前各自为政,对企业的发展没有放在心上,而绩效需要从上到下进行分解任务,任务分解不下去,绩效无法做下去;3、公司的基础数据都不健全,在做指标的设计、任务的时候,其制定的依据不健全。4、绩效的源头来源于销售,而很明显销售目前就是老板的几个大客户在维系着,龙头如果没有看到起色,公司没有利润支持激励的实现。三、总结:如果要做绩效,首先要从上而下,从高管开始下任务。公司需有相应的基础,如果要开始搞激励,从销售开始激励起。
收获:绩效要自上而下推行,也可以先部分,再整体,横向上,可以优先考虑从业务流程关键环节开始,案例中可以从销售先开始做激励。
疑惑:现实中,像案例中情形常见,老板就想人力引入绩效,而不会太关注条件是否成熟,而且要看到成效,效果不佳会觉得是绩效的问题,这种局怎么破?
第二部分:本节课主要内容
八大绩效体系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一)工作任务考核法
难点:比较粗放,任务的合理性因人而异,与部门和组织目标的关联性程度如何
(二)MBO
疑惑:理解的有限,没有权重,结果怎么评分,怎么应用?如果目标变化,目标不是相应进行调整后考核,现实中,即使用的其他工具,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存在中途目标变化和调整的现象,与MBO有什么区别,目标管理的协调和沟通成本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KPI
疑惑:KPI指标分解是自上而下,分解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指标的纵向承接,以及横向的协调性的情况下,怎么理解KPI的相互独立性?指标制定时也进行了预测,如何理解指标的超前和滞后性?
(四)关键事件考核法(KPA)
疑惑:为什么 难于排列比较,不是有评分的高低吗?
(五)360度全视角考核法
(六)平衡记分卡考核法BSC
疑惑:人力在战略分解和指标分解中,应承担什么角色,如何发挥作用
(七)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
疑惑:怎么进行结果应用,怎么发挥激励作用。用什么来进行激励牵引
(八)关键成功因子法KSF
疑惑:哪些作为指标,与薪酬挂勾,没有纳入进来的工作会不会就变成无人管地带,怎么进行成本控制?
第三部分 本节课案例思考
案例:某企业,目前有20人,成立了有3年,目前管理依靠老板的魅力和日常的沟通交流,导致老板的每天上班很累。但同时老板也意识到,如果只是靠他一人自己,公司是无法做大做强。于是,企业的创始人希望依靠公司的规范化和正规化来管理,于是,老板决定从绩效开始入手。于是,公司的创始人去学习了一堆的绩效管理后,反而产生了深深的迷惑,面对各种名词和做法,老板感觉无从下手。如果你是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你认为这个公司目前阶段适合哪种绩效管理方式?为什么?
该公司成立时间较短,人员较少,个人建议从MBO考核开始导入,对每个部门下达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完成结果进行考核。通过以任务为导向,牵引管理层及员工的工作,减轻老板的负担,让老板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更高层次的管理上,同时也可以增加员工的参与度和目标认同感,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