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⑤群精品文点评1

①268胡慧担当是精神的选择‖读《教师的使命》有感2865

胡慧老师的文章紧扣“担当是精神的选择”这一主题,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结构展开,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使读者能够逐步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作者巧妙地结合自身经历和具体事例,如“护犊子”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教师担当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在结尾处通过反思社会现象,提升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引人深思。

文章在部分段落的过渡上稍显生硬,例如从“怎样做一个有担当的教师”过渡到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时,缺乏自然的衔接,使得文章的流畅性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在段落之间增加过渡句或过渡段,使文章的逻辑更加连贯,增强文章的整体性。

比如可以加上这样一段过渡句:“在现实中,这种有担当的精神并不总是被理解和认可。有时,选择有担当甚至会被误解为‘傻冒’,而选择‘躺平’却被奉为‘智者’。这种现象不禁让我深思……”

胡老师不仅有真实感人的叙述,还有深刻的自我反思。值得点赞。

②523 王志喜六年级开学收心:温暖与规则并行的班级初体验

本文主题立意明确,围绕“温暖与规则并行”的班级管理理念展开,通过具体的活动和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班主任如何在开学第一天帮助学生找回集体归属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并共同制定和执行班规。

结构逻辑清晰,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和逻辑顺序,从黑板报的设计到暑假分享,再到班规的复习与执行,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最让我喜欢的是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

例如,在描述孩子们参与黑板报设计时,作者详细描绘了孩子们拿着彩色粉笔在“我们”二字上写下自己名字的场景,以及他们大声宣告“我是六年级的一员,我们6年级啦!”的瞬间,这些细节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孩子们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文章中对孩子们分享暑假关键词的描写,如“旅游,兴奋”“看,听”“睡觉,看视频”等,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个性和真实生活,也体现了班级的包容和开放氛围。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使得文章充满了温暖和活力,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班主任用心良苦的教育理念和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当然,文章在部分段落的细节描写上可以更加深入。例如,在描述孩子们参与黑板报设计时,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描写,如孩子们的表情、动作等,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投入。此外,对于班规讨论的细节,可以进一步突出孩子们的创意和建议,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班主任工作虽繁杂琐碎,却藏着最真实的教育温度与成长细节,这些都是难得的写作富矿。期待王老师能持续记录下这些珍贵瞬间,并分享更多深刻的教育反思,相信会带来很多启发。

③511吴佳蔓《教育是爱和希望的双向奔赴》

本文以“教育是爱与希望的双向奔赴”为主题,立意深刻且富有感染力。作者通过亲身经历的支教故事和从教经历,生动地展现了教育的力量和教师的责任。文章结构清晰,以时间顺序串联起多个感人的片段,从支教时帮助阿辉融入集体,到老教师在暴雨中送伞的温暖瞬间,再到自己成为教师后面对“三差”班级的挑战与成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细节描写生动,如阿辉的鞠躬、孩子们的嬉笑、暴雨中的关切声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教育的温暖与力量。

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如何通过具体行动和细节关怀来改变学生的行为和心态。作者在面对阿辉和“三差”班级的挑战时,没有简单地进行说教,而是通过精心策划的“优点大轰炸”班会和耐心的个别辅导,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潜力,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和心态。

④508李丽珍1965+《老大的电话》

本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亲情,主题立意鲜明,充满了温情与敬意。文章通过多个生活片段,生动展现了父亲对新事物的学习热情以及对子女的关心,细节描写丰富,如“老大一见我,高兴地不得了”“老大摩挲着手机,像个娃娃一样开心”等,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父女之间的深厚情感。在结构逻辑上,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清晰地串联起父亲使用手机的几个阶段,层次分明,过渡自然,使读者能够顺畅地跟随故事发展。

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稍显平淡,部分语句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例如,可以尝试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描述更加鲜活。如,“老大一见我,高兴地不得了。”修改:“老大一见我,那满是皱纹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仿佛一朵历经风霜却依然坚韧的菊花,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甘霖。”平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训练,提升自己的表达力。

⑤171秦枭娜2602《如何让孩子真心爱上一年级》https://mp.weixin.qq.com/s/pVJmW9ugAdQWed4wYgEgsA

这篇文章以“如何让孩子真心爱上一年级”为主题,立意深刻且富有教育意义。作者通过亲身经历,详细阐述了从心理准备到基础能力培养,再到核心素养培育的全过程,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在语言表达上,文章生动形象,如“精心准备的仪式感:播种期待的种子”这一小标题,不仅富有诗意,还巧妙地引出了下文对孩子入学前心理准备的详细描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

文中有很多实用的方法,老师们可以实践看看。

秦老师可以阅读跟班主任相关的一些文章、书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边实践边反思,带班更高效。期待秦老师更多的记录与反思。

⑥513程英4298字+把“细节”写成诗,把“成长”酿成蜜——读《高效能教师的进阶之路》有感

这篇文章以“王弯弯老师对我的影响”为导线,立意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从迷茫到成长的心路历程。文章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形式,从“成长路上的‘三精’”“写作方向的‘三启’”“实践领域的‘三心’”三个维度展开,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这样的读后感写作有两点可借鉴:一是结合自身经历,将王弯弯老师的言行与自己的改变紧密相连,使文章更具感染力;二是对王老师的书籍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不仅总结了书中的精华,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深度思考。

如果此文想投稿,可以进一步优化语言表达,避免部分语句的重复和冗长,使文章更加简洁有力,提升可读性。此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体的案例或故事,进一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比如原文:“在《难题四:沟通------让家长成为你的盟友》这一章节中,弯弯老师详细阐述了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在教育教学中怎样道歉最能打动人心,日常如何正确与人打招呼,她还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厚脸皮’主动请教,为生活带来幸运,以及交往时如何与人自来熟等内容。看到这一章节时,我完全被弯弯老师的智慧折服了。作为一线教师,她能把与不同人群沟通这样的小事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可见她在生活中多么留心观察、细心思考、用心实践。”

修改建议:原文中“详细阐述了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和“她能把与不同人群沟通这样的小事都分析得头头是道”有重复之处,修改后去掉了重复内容,使句子更加简洁。

可修改成:“在《难题四:沟通——让家长成为你的盟友》这一章节中,弯弯老师不仅详细阐述了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还分享了在教育教学中如何道歉、日常如何打招呼、如何主动请教、如何与人自来熟等实用技巧。例如,(举具体的例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