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老友聊天,聊到之前上高中的时候,做对一道题就能感到满足和开心;运动会拿到成绩就能持续好几天的快乐;因为一点小事被表扬或是被夸赞就能骄傲很长时间。
反观现在,跑步跟本提不起劲;出去旅游仅仅是看到景点的那几分钟,回去之后满是疲惫;再也没办法静下来看完一本书做一点手工;更别提准备学点什么,提前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晚上唯一的活动就是刷点短视频开心一下。
“你还记得当时我还用学校发的笔记本写小说,短篇其中有一篇还投稿成功稿费五百多,前两天想再重新拾起来,发展发展副业,两个小时憋出三百来字,转头拿起手机开始看短篇结构,人物描写,情节等不知怎么就开始看搞笑视频励志vlog,一看时间十一点多了,准备睡觉。”
这样的话,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从他口中听到,而每次不管想开始干点什么最后总是被手机绊住手脚。
焦虑、迷茫、怒己不争的罪魁祸首刷手机占了其一。
| 01 多巴胺下的脱敏反应
感受快乐产生快乐的主要激素—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传递欣快感的神经递质,它让人们不断产生“再来一次”的期待,从而诱发成瘾行为。
短视频5秒钟就引人爆笑的包袱,朋友圈动辄几十上百人的关注,不间歇的刺激冲突,让大脑的多巴胺分泌激增。
脱敏反应指大脑在适应某种刺激之后,持续分泌的多巴胺让人渴求不断重复快感体验,所以你总想点开“下一个”。
重复过多后,大脑产生耐受性,你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获得等量的快感,往往刷手机忘记时间。
| 02 短期的快感提高了我快乐的阈值,封闭了我的大脑
有一段时间我太沉溺于看一些几个小时教你学会摄影,ps,剪辑等等技能,或者是三分钟读完一本书。
最癫的时候是自己已经买了实体书,哎/,就是放在那里不读,转头去看别人总结好的三分钟视频,到现在,那本书还躺在我的书桌上,而我也忘记了视频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
今年年初开始下定决心多产出,多摸索点副业,教程看了不少,行动没有多少,往往一上午“努力”看点教程学习学习,下午就找借口刷段子。
单纯的学习,太慢了,获得成果的时间线太长了,要思考太多东西。而短视频短文案,当下就能给到反馈,已经简化掉了所有流程,直接看到结果。
短期的鸡血上头刺激我的大脑,提高我对于快乐的阈值。
又在反映过来的时候后悔没有努力,陷入焦虑等负面情绪里,而为了缓解情绪压力,我们又选择了拿起手机。
“他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娱乐至死》
或许,是时候戒掉这个浪费时间精力、却收获焦虑浮躁的状态。
| 03 戒掉手机不简单
有试过一阵子强迫自己不去接触手机,完全隔离,这显然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工作或者职业的原因,手机成了下班后还能对接的唯一媒介。
而处理完后的心累需要快餐式的快乐加持。
应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
1、源头上解决
卸载掉这些软件,有朋友可能说会用它查一下自己需要的知识,相信我,浏览器会给你答案,你之后用到的机会并不会很多。
2、远离
早上醒来先起床!不要先拿起手机。尽量把手机放在比较远的地方,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床上玩手机的时间。
3、让手机变成有用的工具
稍微有点自控力的朋友可以选择下点学习类的软件,学英语,看新闻等,让手机变成辅助学习的工具,降低学习与手机的对立关系。
实在是不能够从根源上卸载软件的朋友可以尝试将手机换成水墨屏,没有色彩的加持欲望就会淡很多。或者是设置语言为英语或者想要学习正在学习的语种。
你有多久没有安安静静的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情,散步,运动,画画,读书,计划一场旅行,和爱的人交谈…
希望我们再也不会因为刷手机而错过了很多。
共勉
作者|云翟
公众号|云云苟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