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3)
第二天,职工们到九点才到齐。成之信和大家简短地开了个碰头会。他提出昨天的卫生打扫结果差强人意,原因是责任监督奖励没有落实到位,过去的不再提。然后,他让顾婷婷宣读了卫生评比办法,由办公室及各组长组成检查小组进行评比,优秀的小组每人奖励二百元,倒数第一的小组,负责一周厂内甬道卫生的打扫。最后,他宣布打扫卫生结束后他查看结果,当场兑现。
一些员工听了,开始私下议论有些不相信。他们本身就对新厂没报多大希望,更觉得办公室说的不可相信。他们一个月还挣不到一百,厂子打扫卫生好的每人就奖励二百元,大家将信将疑。
政策一出,大家的表情成之信看在了眼里,为了让大家相信,他守着大家做了表态。
随后,他拿出一份签到表,提出今天有的人来到九点,有人早早的替他在签到表上签了字,今天就不追究了,希望大家必须做到不能迟到早退,否侧厂子按考勤奖罚。简短的几句话后,他头也不回地拿起扫帚到车间打扫卫生。一些员工见领导带头干,怀着试试看的心态,也认真地干起活来。
第三天七点半,成之信就站在门口,看着工人陆续到来。八点了,员工到了多半,他把考勤表从工作人员杜丽手里拿走。
第四天,他在门口站到八点,员工全部到了。
第五天,他站到楼上望着厂门口,八点前职工都到了。
一周过去了,厂内环境焕然一新,职工精神也发生很大变化。周一,在简短的表彰会上,成之信对获得卫生扫除第一的技术组,进行了表彰,销售科获得倒数第一进行了批评。顾婷婷宣读了今后打扫卫生的奖罚制度,厂区卫生打扫要形成常规化。会后,在现场,顾婷婷给技术组的员工每人发了二百块钱。这件事在厂里引起轰动,大家见厂长说话算数,干活一下子都有了积极性。
第二周,成之信让办公室买来涂料等,安排大家粉刷墙壁。同时,成之信组织技术骨干检修设备,为生产新啤酒做准备。
另外,成之信选调李长治几名调酒师调试新啤酒。很快,新啤酒调试出来,但口感一直有些苦头。后来,李长治也没有办法了。李长治给他出主意,让他到石家庄找专家看看。成之信只好拿着配方、工艺图、样品按照李长治说的地址,一早就乘坐公交车赶去河北省科学院食品研究所。
到了石家庄都快中午了,他马不停蹄地赶到研究所,工作人员都还没有上班。这时,他感觉到肚子骨碌碌叫,在街边小吃摊吃了一大碗拉面。好不容易,等到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上班了,他进去,门岗拦住他,告诉他所长出差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等了一天,第二天他早早地来到研究所,门岗告诉他吴所长回来了。他喜出望外,兴奋地找到了刚出差回来的吴所长。吴所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他给吴所长说明情况。吴所长听了他的情况,又看了他们的工艺图,问了引进的设备后摇了摇头,说他也不知道出现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怎么处理,对这套设备、工艺也不掌握。成之信听了吴所长的话,情绪一下子低到了冰点。他以为这两条生产线落后了呢。吴所长了解了他的心思,笑着说生产线一点儿都不落后,是非常先进的,正是因为设备先进,一些工艺他们也不太了解。成之信这才放心了。
可他又上愁了,这么先进的设备去哪找师傅生产出优质的啤酒呢。吴所长看透了他的心思,笑了笑,指点他说小伙子去北京,到中国北方大学找杨清华教授。他在中国是研究啤酒的泰斗,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成之信听到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马上来了精神。他告别吴所长后,赶紧往车站赶,到了车站,紧跑慢跑买了票,快发车了。他顾不上吃午饭,在车站商店花一块钱买了两包面包,啃了几口,觉得口渴了,跑到自来水水管前,咕咚咕咚地灌了一气凉水,抬头见客车已经开了,他一边跑,一边向客车挥手,嘴里不住地喊停车,紧跑慢跑追上客车,上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