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个症状——“社牛症”,这可是人类社交的天花板,没有社牛症患者聊不下来的天、不认识的人和混不熟的圈子。
“社牛症”患者经常能做出很多让你敢想不敢做的事,他们能在火锅店里挥舞双臂,为不认识的“寿星”大声歌唱、他们能在人头攒动的步行街举着手机录制视频、他们还能和同乘电梯的陌生人拉家常...
这可真是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跟“社牛症”相对应的另一种症状就是“社恐症”,患有社恐症的人常常体验到“社死”的酸爽。
回想生活中你是否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多年的努力让你得到了晋升的机会,领导让你当着大伙儿的面说几句,在别人发言时你已经反反复复打了很多遍腹稿,一站起来你就大脑空白;走在路上遇到熟人,你还会为是否要打招呼、如何打招呼难受;在聚会时你只想做个隐形人,看着别人推杯换盏你敷衍的配合着微笑。普通的社交,让你如此不知所措。
而另一部分人,他们跟谁都能聊,别人聊什么他都能接得住并且很快参与进去成为话题C位。尤其是我们父母那一辈,似乎都是“社牛症”重症患者。
60岁的王大妈是小区的楼栋长,也是我们小区的“万事通”。谁家搬走了、新搬来那家是做什么工作的、谁家扔垃圾没分类、广场舞大赛什么开始、东家西家有矛盾等等,她都门儿清;从楼上邻居到外卖快递小哥,王大妈那熟稔程度好像那都是她的亲戚。
有次做饭我忘了买葱,已经起锅油烧热了,我正打算关火再下楼去买时候,我母亲过来说,别关火,我问隔壁小刘借几根。
我的天。原来住我家隔壁的邻居姓刘。
分析一下,一是父母那一辈没有网络、电话、手机都是进十几年才普及的。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就是说话,最直接的方式往往就能收获最快速的回应;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阅历和处事方法都在提升,与其敢怒不敢言自己吃哑巴亏,不如阳光自信,做个社交达人;三是人们越活越清醒,自己过得好才是好,别人的看法其实没什么重要的。
再说说“社恐症”,帽子、口罩、墨镜和耳机就是标配,出门要穿有口袋的衣服,不然双手无处可放。但值得注意的人,有“社恐症”的年轻人并不是与世隔绝,他们在网络上社交,那叫一个热闹,可谓是“线上热闹,线下独处”。
其实呢,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把自己与真实世界隔开了。朋友圈可以设置三天可见甚至仅自己可见,线下社交的激情减退了,有多少夫妻在饭桌上是面对面坐,但都一边吃饭一边对着自己手机笑的?有多少人在说了“晚安”之后翻身又打开手机的?
无时无刻不在的即时社交和碎片化信息的大量袭来,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没有了分享有趣的事的心态,也没有寻找心灵默契的欲望。
人活在世,社交是刚需,但社交方式可以各种各样。有的人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吃饭喝酒;有的人喜欢独自看书品茶;有的人喜欢结交认识朋友,拓宽自己的人脉...科技和信息为我们发掘出更多的社交通道,但永远不要封闭自己,不管你是“社牛”还是“社恐”,找到让你舒适的状态,并把这份状态展示给他人,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