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调整了文章的教学顺序,觉得很流畅,以此记录一下。我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一,记(刘和珍)
请阅读第三部分至五部分
(一)为什么❓称刘和珍“君”
出示相应文段“……犹豫……偷生……”。用“君”字表达对刘和珍的敬佩、赞颂。
(二)鲁迅和刘和珍熟悉吗?他通过哪些事了解她的?从这些事看出刘和珍是怎样的女子?
1/不太熟悉。
2/通过三件事来了解她:被学校开除;赁屋听讲义;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泣下。
3/她有远见卓识,有抗争意识,有胆魄;有上进心,追求真理;有责任心。温和善良,有爱国心。
然而这样的女子却被杀害了!
(三)鲁迅写文章,不愿重复词汇。但是在3-5部分,却四次反复表达“微笑着”的,为什么❓
出示第七段第八段第十四段关于微笑着的表达。
出示十四段细致描写刘和珍和杨德群被杀的细节。“从后背入……四枪……猛击头部和胸部……”
学生讨论后回答:
1/强调。强调刘和珍温和善良的性格。
2/对比。将刘和珍的温和与段祺瑞执政府的残暴对比。
3/驳斥。驳斥段政府说她们是“暴徒”。
(四)刘和珍被杀后,这件事就结束了吗?
——暴徒的定性。受人利用的污蔑。
不可以!必须要明事实!所以才有这篇杂文。
那时候只有报纸才能传达消息,误导试听!
(五)鲁迅如何评价刘和珍被杀的事情?
1/出示相关语段“衰亡民族”“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的手法。沉默就是不发言,不反抗。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民族危亡时,受到虐杀,还被污蔑时,沉默不语,明哲保身。要么起义,要么反抗,要么灭亡。刘和珍就是奋起反抗的,值得歌颂!就该这样!
2/出示相关语段“几个女子辗转于文明人发明的枪……伟大……何等伟绩……何等武功……”——反语。对反对派的批判。对女学生的赞颂。
这就是文章的第二个层次(3-5部分)——记述刘和珍的生平。
这是文章的主题部分。
二、念(三一八惨案)
余音。
(一)请阅读第六第七部分,鲁迅如何评价三一八惨案?
1/出示相关语句“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如煤的形成……”
——比喻。不完全肯定徒手请愿的价值!
2/出示相关语段“……微漠的悲哀……”
——不完全否定请愿的意义!
————总结:这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对三一八的思考。
(二)阅读第一第二部分,鲁迅面对“三一八”惨案的情感?文章不无矛盾地说“无话可说”,又“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
1/无话可说——极度悲哀,极度痛苦!
2/写作必要——不可遗忘,值得歌颂!
(三)这些句子怎么理解?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惨淡的人生,是指黑暗的现实。猛士,愿意反抗的人士。“淋漓的鲜血”,流血的结果。直面,殒身不恤的魄力!
————总结: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作此文的原因。
正因为这样,所以要写一篇文章,惊醒世人记得此事,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