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能从领导的口中听到“忠诚”这两个字,特别是老板的口中。老板们还能引经据典的说明为什么要忠诚,提倡公司的家文化,说有公司这个平台就才有个人的发展,离开公司什么都不是。总之对你的要求就是忠诚于公司。
忠诚于公司最早可能来源于儒家的学说,“事君以忠”,所以很多人对于提出这个概念的孔子可能非常讨厌,这里我要替孔子喊个冤。为什么喊冤呢?先来看看论语的原文吧。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翻译:定公问孔子:“君主役使大臣,大臣侍奉君主,各自该怎么做?”孔子说:“君主按礼节役使大臣,大臣应该用忠诚侍奉君主。”
看到这里你明白了吗?君主要用的是礼节来役使大臣,相当于老板要使用劳动合同、奖励制度、劳动法等让员工做事,而不是老板要用忠诚来让员工做事。
而员工用忠诚来对待公司是员工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在其位谋其政。
但是现在老板开口闭口就要求员工忠诚,孔子说的事君以忠从来都没有说过这是老板对员工提的要求。孔子的话是对应老板和员工的,老板自己做到“使臣以礼”就好了,员工自己做到“事君以忠”就够了。
两个身份对应的是两个要求,如果两者有一者没有做到,就想要求对方一定要做到,那有这么好的事。孔子从来没有教你傻乎乎的一定要忠诚于老板,老板让你白干你就白干。
孔子自己在被鲁君冷落了之后,祭肉不至,孔子也直接不当官跑去周游列国了,如果他自己是傻乎乎的只有忠诚于鲁君,那肯定是会一直留在鲁国。
包括孔子在卫国也一样,卫君出游按礼节应该邀请孔子同乘一车的,但是卫君跟自己的夫人南子乘同一车,让孔子坐后边车。孔子隔天就离开卫国了。
所以孔子从来都不是一个要求员工一定要“愚忠”的人。如果老板不用礼节来对待员工,员工就没有必要用忠诚来对待老板,一走了之即可。
老板不按劳动法、员工合同、奖惩制度来对待员工,只有一味地提要求忠诚,肯定是不行的。只有老板做到了“使臣以礼”,员工自己做到“事君以忠”才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
当然如果老板“使臣以礼”,而员工自己做不到“事君以忠”那么被开除、没奖励等都是可以理解的。
老板们和员工们只有在其位谋其政,不要总是用对方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对方,一个公司才不会出现那么多“怨气”。
同时请记住,道德标准是要求自己的,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要求别人的是写在法律条文上的,请老板们不要再道德绑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