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听到一个男孩儿说了句话,因为平常我身边没人说话这样,所以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他要表达的意思,只是听着有些刺耳。做为导师不能听风就是雨,一定要做好教育观察者。
通过孩子跟同组人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这孩子说话夹枪带棒的,更准确一点说是阴阳怪气的。
这一点孩子需要得到提升和改善,我得找好时机吵他一顿。
那天午饭是在山上吃,我们组是在室内的位置。组里的大儿子盛好饭,端着饭碗就出去了。
这时候组里的一个孩子随口就问了一句:“哥哥怎么出去吃饭?”
这男孩儿说:“咦,人家不一样,不愿意跟咱一起呗。”
等大伙儿都吃完饭,散场的时候,我一把拉着这孩子的手腕:“你且等一等,老师有话想跟你说。”
孩子停下了,我严肃地说:“乖,刚才你说的哥哥不一样,你说这话的时候感受是什么?”现在的孩子都精得很,立马都意识到了,点着头说:“老师,我说得不对,我错了。”我说:“咱全组的午饭都是哥哥一个人拿的,他确实不一样,但是你的口气让老师听着很刺耳,很不舒服。孩子,这样说话是会吃大亏的,咱以后好好说话。”孩子说好。
后来才知道大儿子是看到饭菜量不足,主动出去的。(这也是院长策划的,故意给不够,要培养一个吃不饱能主动找食儿吃的孩子。饭菜其实很近,就下大约两层楼的阶梯就可以再添饭了。)
沟通之后,孩子并没有太大改观。我就跟紫娟商量,我这不痛不痒的吵不中,得紫娟出马,再有这种情况,好好吵孩子一顿。
第五天的时候,忽然发现这孩子说话明显不一样。正自纳闷,紫娟说因为听到孩子又犯,就怼了他一顿。
这个情况就反馈给孩子家长了,家长很快也回过来信息,家里有长辈说话就是这样的。
孩子的身上总会有家长的影子。
通过这件事,我也反躬自省,我给孩子带去了什么样的影子。孩子的专注问题伴随了整个小学阶段。虽然这么多年的努力有一些改观,但其实有些问题还在犯。比如我会同时给孩子几个指令,孩子心情好的时候,会说:“妈妈,你一件事一件事地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起冲突,冲突过后我才知道自己错了。从前的我坐立不安,所以也养了一个坐立不安的孩子。尤其,孩子小时候正在专注地玩耍,我真的是经常性地会一会儿一喊他。我自己培养了一个坐不住的孩子。孩子在小的时候还被说成有多动症,是不是有病?所以湖涂老师当时掷地有声地给正在哭泣地孩子说了一句话:“以我教30年一年级的教师根据经验判断,你不是多动症,你只是活泼一点儿罢了……”
孩子遇事容易退缩,跟我期待值过高、完美主义老挑毛病有关。知道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所以干脆放弃了。
周日跟孩子看电影,两人一人一杯饮料,边喝边走边聊。孩子忽然说:“妈妈,你喝个饮料都能喝得皱着眉头,眉头别皱了。”我忽然意识到我天天皱眉头都有点传染给孩子了,孩子有时候也会皱着眉头。
我说话可冲可直接,孩子有时候也会说话特别冲。
那天跟先生聊闲片,先生在那吹闲牛,我笑说:“那你看看你媳妇看重什么?”先生说:“俺家张奋赢对钱倒是看得不重,看重的是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我越想这话越对。后来我发现孩子也特别特别好面子。
孩子有时候太情绪化,因为他的老妈我情绪特别不稳定。
孩子特别倔,硬,我和先生身上都有这特质。
……
一个成熟的稳定的,对自我有要求的人才能去引领孩子的成长。想让孩子啥样,咱自己先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