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印刻实验
奥地利的生物学家洛伦兹提出印刻实验,刚出壳的小鸭子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母鸭子,而是洛伦兹(实验发明者),于是在后来,小鸭子们就把洛伦兹当成自己的妈妈,时刻跟着洛伦兹。
这种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就是印刻现象。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印刻期:哺乳动物,包括小鸡小鸭,印刻的关键期是出生后的12到16个小时,小狗印刻期3到4周,人类大概为1到2个月。
02 印刻实验与儿童依恋关系的形成
孩子印刻关键期的抚养者对其心理健康起着不可替待的作用,特别是孩子的依恋关系,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所以在这一阶段父母应重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如果缺失,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和自信培养和亲密关系的形成。而且,孩子会通过其他的替代方式或者回避方式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在印刻关键期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后来想要重新掌握需要很漫长的过程。例如康熙一生都对奶妈非常依恋,以至于六次下江南,四次都去看他的奶妈。康熙就是把他对母亲的依恋投射到对奶妈的依恋上。
03 孩子的依恋关系类型与形成原因
安全型依恋:母亲要走时,孩子会挽留和不快乐,但很快就能消停下来,因为心理知道妈妈会回来 。
长大后:包容,能够延迟满足,能换位思考,容易相处
逃避型依恋:母亲在与不在都感觉无所谓。
形成原因之一:在哭闹难过时,母亲没有给与良好的反馈,所以用疏离的方式自我保护。
长大后:孩子容易内向,很自我保护,害怕受到伤害,漠视亲密关系。
焦虑型依恋:母亲不在时大哭大闹,母亲回来后,哭闹不满。
形成原因之一: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我要让你知道你带给我的伤害。
长大后:焦虑,敏感,脆弱,很有可能发展成为边缘性人格。
紊乱型依恋:一方面想亲近父母,但又想逃离父母。不知道该依恋谁,卡在一种逃无可逃的混乱中 。
形成因素之一:小的时候身边亲密的人不断更换,不能从家人那里获得安全感。
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不断更换和寻找可以依恋的人,寻找理想母亲和替代者。
04 对父母的启示
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孩子的依恋形成的直接成因,也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印刻关键期最起码应有一位亲人陪伴着孩子,要注重跟孩子的情感交流,就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和自信培养以及和孩子亲密关系的形成。
否则孩子就会通过其他的替代方式或者回避方式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