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授课内容为KB2U1P2的“Let's play Spelling Game”,教学对象是三年级上册学生。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整体达成了基础教学目标,但在细节设计与学生适配性上仍有优化空间,现将反思梳理如下:
一、教学亮点:贴合学情,激活课堂
1. 游戏化设计契合低段学生特点
三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以具象思维为主。本次课以“拼写游戏”为核心,贯穿“Listen and guess”“Ask and answer”“Cover reading”等环节,如通过“拆分单词拼写(如P-u-r-p-l-e)+ 关联实物/场景(紫色头发、蓝色汽车)”的方式,将抽象的单词拼写转化为可感知的互动任务。课堂中,学生参与拼写游戏时积极性较高,能主动举手尝试拆分单词,尤其在“找缺失的红色铅笔”任务中,多数学生能结合图片线索快速反应,有效提升了单词拼写的熟练度与趣味性。
2. 教学内容与生活场景紧密关联**
课件中融入“pencil(铅笔)”“ruler(尺子)”“desk(书桌)”等学生日常接触的物品,以及“询问名字拼写(Can you spell your name?)”“辨认颜色(What colour is it?)”等实用对话,降低了学习难度。例如在“Trevor喜欢吃铅笔”的故事情境中,学生既能记忆“pencil”的拼写,又能通过角色对话理解“favourite food”的用法,实现了“在情境中学习语言”的目标,部分学生课后能主动用“B-l-u-e. It's blue.”描述身边的蓝色物品。
3. 德育渗透自然融入课堂
课堂结尾通过“Think and share”环节,以“Be polite, be honest(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为主题,结合Trevor的行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礼貌回应”“如何诚实面对问题”,并补充“Good morning.”“Sorry.”“Thank you.”等日常礼貌用语。这一设计不仅符合三年级学生品德培养的需求,也让语言学习与价值观教育形成联动,部分学生在后续小组活动中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交流。
二、改进方向:精准优化,提升实效
1. 严抓内容准确性,强化纠错巩固
课前需逐字核对课件中的单词拼写、句子表达,避免出现基础性错误;
课堂中增加“易错单词专项训练”,如通过“找不同(three/thee)”“补全单词(y_llow)”等小游戏,集中突破易错点;
课后作业中设计“拼写纠错本”任务,让学生记录课堂及作业中的易错单词,定期复习巩固。
2. 设计分层任务,适配学生差异
将课堂任务分为“基础层(如跟读单词拼写、选择正确答案)”“提高层(如独立拼写单词、简单句子表达)”“拓展层(如用单词编小对话、描述身边物品)”,例如“Read and answer”环节,基础层完成1-3题(事实性问题),提高层完成4-5题(推理问题),拓展层完成第6题(表达类问题);
小组活动采用“异质分组”(基础好+基础薄弱),让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帮助同伴拼写单词,实现互助学习。
3. 优化时间分配,强化环节衔接
环节衔接时增加“过渡语”,如“刚才我们通过游戏认识了颜色单词,现在让我们通过图片,看看这些单词在故事中怎么用吧!”,帮助学生理清学习逻辑。
三、总结
本次“拼写游戏”教学,通过游戏化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细节准确性、分层设计、时间管理等方面仍需改进。后续教学中,需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精准、分层、实效”为核心,优化教学环节与资源,让课堂不仅“有趣”,更“有效”,帮助三年级学生扎实掌握单词拼写,提升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