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人】昝玉姬
【打卡始于】2023年8月28日
【日精进打卡第248天】2024年12月29日
【今日读书】
【书名】《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用时】60分钟
共读第6天 ,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 第六章 学习环境设计
今天阅读的开篇作者谈到不同时期教育目标的变化“如第一章所讨论的,21世纪的教育目标和以往的教育目标有很大的不同,当我们在责备学校‘每况愈下’的时候,应该牢记这个变化。在许多情况下,学校似乎与以往一样在起作用,可是学校所面临的挑战和外部对学校的期望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我们正面临新课程改革,这段话听起来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文中列举了写作教学随时代的变化:19世纪早期的学校教育目标,写作教学对准的是注释技巧,由老师口授,也就是口头信息转换成书面。直至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写作教学才普及到大众,学校开始要求学生把他们的文章写出来。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了要求小学生用书面语表达思想的观点。就说写作,也是到了相对晚些时候,才要求所有学生分析、解释他们所阅读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里写作教学在发生变化,不仅如此,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在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顺应这种变化适时调整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文中提到“20世纪初期,提供大众教育被许多人看成是类似于工厂的批量产品。学校的管理者们都渴望用工厂的“科学”组织形式组织有效的课堂。儿童被当作原料由技术工人们(老师们)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取得最后的产品。这种方法试图对原料(儿童)进行分类,把他们当作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对待。教师的工作就像工人,他们执行他们的监工——学校的效率专家(管理者和研究人员)的指示。效仿工厂的效率促进了对“产品”的标准化测验,促进了教师的文书工作,记录成本与进展(通常以教学为代价),促进了中心区权威对教学的管理,这些权威既没有教育实践经验,又没有教育哲学的指导。简言之,工厂模式影响了学校的课程、教学以及评价等的设计。”作者提到教育中的这种现象是出现在20世纪初期,但在21世纪的今天在中国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如流水线上的产品,标准化生产出的产品……不过相信这种现象终将会消失,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