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数字时代的教与学2》第二模块读书笔记

第十二篇文章:课堂活动计分规则  (激发动力)

1、课堂活动计分规则一:“抢答”和“随机挑人”,赋予不同分值。“随机挑人”计分分值比“抢答”的分值高.

(为了能让其他学生获得平等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希望他们在自己认真思考后的“随机挑人”时也能大胆表达,计分功能的作用就发挥起来了!因为“随机挑人”赋予的分值高,被挑中的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可以被高分计分。这不计分就激励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勇敢表达,)

2、课堂活动计分规则二:个人计分和小组计分搭配使用,促进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计分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产生正向心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时主要采取个人计分,小组合作采取小组计分如文竟中所说“小组计分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动力、增强同伴的互助,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组计分应体现小组成果,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思考。

3、课堂活动计分规则三:关注过程和结果,培养审题、倾听和思考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一年级学生的表达欲较强,却不那么爱倾听。于是,当学生认真倾听或展开对话时,我就会进行计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对话,这对小组交流也是正向引导。关注结果,逆向促进过程的思考,今年我在课堂上会进行“全员加分”,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严谨思考的习惯。

第八篇文章:“计时”功能的目的(助力管理)

 一、有效限定活动时长,提高课堂效率,

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三、培育学生的时间观念,以及正倒计时的选择和如何根据学情与具体的课堂活动设置合适的时长。

      妥当运用“计时"计分”,优化课堂管理,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做的是借助这种外显的方式,去真正触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找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确定未来的奋斗目标与自己的梦想”。

第七篇文章:抢答”指的是抢到作答的权利,也称“抢权”。抢答”更具公平性和突出游戏化。(增强互动)

     "抢答”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但作为教师要明确“抢答”的本质。王博士说过: "抢权功能就跟举手回答一样,通常只有学习较好的学生会抢权,因为他们知道答案,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则被动地不参与。因此老师在一堂课中不宜采用太多次抢权活动,以免自己被“学生好像都会了’的假象蒙蔽。

第六篇文章:"随机挑人”技巧  (提高参与)

《“挑人回答”有技巧》文章中把“挑人回答”大致分为三种方式: 第一,挑选主动发言的学生,第二,教师直接指定学生回答;第三,教学系统随机挑人回答。

"随机挑人”技巧,试想当你毫无准备时被随机挑到回答问题,是不是有些紧张? 所以“随机挑人”通常是在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后,学生有一定思考的前提下再进行,也正因为每一个人都可能被挑中,学生们在思考问题、小组合作时不再将自己排除在课学之外,而会更加主动地投入。

第十篇文章:反馈器----生成数据

《理解数据,从单项选择题开始》文章中提到:“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的主要区别如果只谈一点的话,我会毫/犹豫地选择数据智慧课堂能够借助技术丁具,即时收集班上每名学生的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比可视化

反馈器技术工具在课堂的使用能够实时呈现数据,按下反馈器,系统可以接收所有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精准获 取数据,决定教学策略。(单项选择题---同侪教学)

第十一篇文章:评价----有效反馈

如何让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做到“抓牢评价标准”和“规避评价误区

"抓牢评价标准”包括: 一、确定标准,评价有据,二、人人参与,落到实处,三、应用标准,促进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