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指数:9分
感恩顺利,美好而淡定
感恩相遇,相互的支持与前行
感恩女儿,一起陪伴的成长每一日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齐景公问政于孔子,被考证约是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这也是“三纲五常”的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子路的断案能力。成语“片言折狱”,只听一面之词,或者听两方说几句话,就把案子断了。这个要看时代,放在现在肯定是不行的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学会进行“第三选择”,减少矛盾和争辩。孔子做过鲁国大司寇,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孔子的愿景是天下息讼,事个世界的官司越少越才好。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警惕“思维的惯性”。子张来问孔子如何为政,为官不疲惫、不懈怠。初入官场,认真去对待每一件事情,会带着批判性思维,理性地做决策。一个人当官太久,一生在官场里,见的事情太多了,就可能凭着惯性去做事。行之以忠是表里如一,与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做学问的方向,也是中庸之道。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美与恶的分界到底在哪里。君子要能够促成别人的好事情。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清楚,我们到底是在帮人变好,还是助人作恶。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正直公允是身为管理者的必要条件。季康子是当时季氏家族的掌门人,也是把孔子迎接回鲁国的人。季康子问怎样把政事搞好,孔子说,为政者,首先要正派。孔子在不同的时候,与不同的问政人,回复是不一样的。和季康子这个回复,就会更高级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身为领导,要像北极星一样,稳稳地坐在自己应该处的位置上,周围的人自然会环绕着他有序地运行。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做好欲望管理。季康子因当时盗贼太多,问孔子怎么办?古代,偷财产的叫作盗,伤人的叫作贼。君主的行为和态度会引得百姓争相效仿。如果君主欲望太过强烈,自然会激发百姓不合理的野心,最终导致盗贼四起,民生混乱。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季康子问:我想做一个有道之君,我把坏人杀掉,是不是就能跟好人亲近了,这样做怎么样?孔子说,你作为当政者,如果你自己追求善良,追求美好,老百姓也会追求善良和美好。君子的德行像风一样,小人的德行像草一样,风刮过来,草自然会随着风的风向倒过去。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界限感。子贡问孔子怎样交朋友。孔子说,朋友如果犯了错,走错了路,你要忠告他,好好地去引导他。假如你说了该说的,做了该做的,也规劝了他,还是劝不住,那就别劝了。这就是分寸,是尺度。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结交益友,是多么美好。台湾地区的辅仁大学,校名的辅仁二字就出自于此。第四类人际关系核心是,我既可以坦率对你讲出你的问题,同时也能够真诚地赞美你,指出你的优点。双方互相促进,互相鼓励,捕捉亮点,改正缺点,一起变得更好,达到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