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人生需有尺,做人应有度
谈笑在指尖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作为社会生活之人,掌握尺度,要有一定的分寸感非常的重要。做人有尺有度,多一点自知之明,就会少一点自作多情;做事有方有圆,规规矩矩,多一点付出,多出一点气力,心中就会少一些贪功好利;生活里懂得有进有退,浓淡总相宜,就能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得好一点,把自己该走的路走得稳一些,知进退,明得失。
做人有尺度,实际上说的就是掌握好分寸,如果做人做事没有一点分寸感,那是万万不行的。我们吃饭拿筷子,是握在恰到好处的黄金分割点上,正是掌握了恰到好处的分寸点,我们才能把筷子运用自如。用物尚且如此,做人把握好分寸亦是必然。人生在世,一是做人,二是做事,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把握好了分寸,那么就能把人和事做好,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而人生当中最难把握好的也就是“分寸”二字。
“分寸”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能在生活中掌握好分寸,知进退,明得失的人,是生活中的强者,更是高境界的世间高人。一些人之所以能够一路顺风顺水,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勤奋,也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见好就收,一句话,就是他们能够把握分寸。把握好了人生的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早晨上班进电梯,总是站在按钮的旁边。虽然才进公司一个月,他已经能立刻叫出每位长官的姓氏和头衔,并能非常准确地说出长官办公室的楼层。但他不马上按按钮,而总是先确定一下,譬如问:“王经理好,您要去七楼?李经理,您去八楼?”
有一天,总经理进电梯,年轻人照样说:“总经理好,您去十楼?”
“你不是早知道我的办公室在十楼吗,为什么每次还要问?”总经理问他。
年轻人很有礼貌地回答:“是的,总经理,但我不能确定您一定要回自己办公室,说不定您要去别的楼层,所以我不能擅自做主。”
没多久,这个年轻人成为了总经理的助理。
总经理说得好:“记忆力好、礼貌、周到都不难,难得的是他能掌握分寸。聪明人能不自作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
凡事,都求有个“度”,情商高的人,总是能很好地把握做人的分寸,掌握做事的尺度,日积月累,在一分一寸中叠加起了人生的高度。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究分寸,没有个“度”,就会让人生怕,就会把事情做得一塌糊涂。
去年,隔壁搬来了个新邻居,家里只有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对门的李大婶是小区业委会成员,是个十足的“热心肠”。稍稍熟悉后便有了好奇心,向那个大姐打听离婚的细节。于是,李大婶向小区其他的大妈、大婶痛斥着大姐的丈夫种种的恶劣行径。这些大妈大婶们每次见到这位大姐都要安慰她,将她早已结痂的伤口一次次地揭开。后来,这位大姐远远发现这些大妈大婶,就默默绕路而行,十分害怕见到她们。大妈大婶们的有些“关心”,看似是一种热情,却令人感觉如芒在背。
分寸感这种事情,一旦跨越了意识里的“度”,就是失掉了分寸,只会让人感到尴尬、不舒服、甚至受伤害。“分寸”极其重要而又极难把握,它可谓是一门人生的艺术,精通了这门艺术,也就能把许多的事情做好,就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