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听100节课(43)听舒平老师《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 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本单元宽泛的人文主题为“艺术之旅”,语文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这节课,舒老师带着学生走进了一场神奇的想象之旅。

舒老师的课前交流环节别具匠心,以两个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用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意思,感受了语言的博大精深。接着,舒老师通过多种方式带领学生读熟文言文。舒老师先让学生读准多音字,再过渡到读全文。读全文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有齐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在多样的朗读方式配合之下,学生读熟了课文,也为后文想象讲故事奠定了基础。

随后,舒老师聚焦想象,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理解文言文。舒老师先带领学生通过注释,厘清故事的主要内容。随后,以一个开放性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杜处士爱《斗牛图》,引导学生想象杜处士可能什么时候带着《斗牛图》,此时,学生勾连生活,想象画面,体会了杜处士对,《斗牛图》的喜爱。接着,出示《斗牛图》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斗牛图》的独特美感。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与评论,对画产生了多样的认识与评论,也间接了提升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力。最后,舒老师聚焦两个“笑”,学生再度从杜处士和牧童的笑中体会出人物的不同性格。此时,舒老师请学生扮演杜处士和牧童,在这过程中,学生进入了牧童与杜处士的真实情境之中,想象也愈发活跃而鲜明。

最后,舒老师让学生来讲这个故事。讲故事的这个过程,学生将语言进行了重构、内化,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讲故事这个环节学生总共进行了7分钟,在这7分钟里,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说书人的等级,从讲完整到讲清楚再到讲生动,这个梯度也是学生思维成长的过程。

最让人叫绝的是,舒老师在课堂的最后环节依旧以标点符号为情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思维的冲击中,能力获得了提高,高阶思维也进行了提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历时一周,几易其稿。县级集体备课《书戴嵩画牛》终于遗憾交稿。 【课文】 书戴...
    舍得918阅读 4,202评论 0 3
  • 《书戴嵩画牛》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一树快乐阅读 4,700评论 0 1
  • 执教:许昌市毓秀路小学 张晓凯 听课学生:毓秀路小学文昌校区五四班 师:考察背诵《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 师:不错,...
    果园里的耕作者阅读 45,430评论 4 12
  • 板块一 看图激趣 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唐代著名画家戴嵩《斗牛图》,引出苏轼在《斗牛图》上提的字《书戴嵩画牛》 2...
    孙孟娜阅读 1,585评论 0 0
  • '' 一直以来都特别喜欢窦桂梅老师的课,尤其是她提出的一些课程理念,所以便会特别关注她的书及课例。前日,从网上下...
    鹅卵石的记忆阅读 4,28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