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这篇文章讲承接上文,心即理也,进一步阐明理是心之本体,文是显现于外的形体。用文辞教化天下,必然使人舍本逐末忘却天理,失去本心而扰乱天下。这是说,你光去会说大道理不行,比如把如何孝敬父母说的天花乱坠,这就是讲究文辞,但是,心里并没有存这个天理,也就做不到知行合一。所以,王守仁一直注重务本尚实,反朴还淳,崇尚先经典的宗旨,不要光去喜欢给经典解说,这样容易扭曲本意,然后更重要的是将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敦本尚实,反朴还淳,这个主要是说,研究以前的经典,应该抓住最核心的主旨内容。研究经典,为了是明道人心,圣人都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他们讲解经书,是为了让百姓更明白,而后人注释经书便是附加了大量的浮词虚语,就不好了,容易阻碍后人对原本经书的主旨的理解,这是不好的,所以王阳明说要清楚浮词虚语。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这里面讲的是,学习经典,也要与时俱进,治理国家,整治社会,不能光去想着恢复以前的那种秩序,这种思想和老子的思想截然不同。我们治理的方式,应该是吸取经典的精髓,然后结合时代的特点,符合时代的实际。当然,经典的东西,永远不过时,那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那就是我们的天理。王的这个唯心思想,还带有一些辩证法的味道呢。事即道,道即事,他说的意思是古代的著作,无非就是两个,经和史,追求本质,两者也都是一个意思。史记载历史,也是为了说明道理,经为了说明道理,也要通过历史事件来说。这突出了王阳明的辩证法思想,抓本质。孔子删诗经,讲了王阳明对此的看法,他比较追求古本,认为诗经被孔子删除以后,更加合适,只不过现在的诗经不是孔子删除之后的那个了,又增加了一些后世人的东西。我们记载恶事,只要起到警戒的作用就好,不用详细说明,容易让后人学习不好的东西。这里,感觉有点要弘扬主旋律的意思呢,就像我们现在,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弘扬。结语,徐爱跋,是第一部分的结语,徐爱在理解了王阳明的心学以后,非常高兴。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也是影响深远,传播海内外。心即理也!
传习录,第三天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