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县市同乡毛照小学 李默
忆不完党史的辉煌;念不够党恩的浩荡;看不倦党旗的飘扬;唱不厌党歌的嘹亮;表不尽忠党的决心;书不完爱党的信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建设也是思政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思政课老师,要为学生点燃理想信念的星火,为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共建共融共生中,把教育做实、做深做透。让学生心有所盼,才能根有所生。这就是行走的思政课。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我们更有信心引导学生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让他们的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献礼之花。
让思政教育从“指尖”走入“心尖”。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线下互动等多种思政实践教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多样的形式把内容讲生动、讲形象、讲精彩,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 鼓励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用青春谱写美丽中国的崭新篇章。
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社会”。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组织学生用脚步、用镜头去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以全新的融媒方式,重温红色记忆,激发同学们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与爱国主义精神,引领同学们在学思践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行动中探索世界,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自然空间中体验感悟,把思政课堂搬出校园,搬进社会,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巧妙结合,将脚步迈向更广阔的社会大舞台。
让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校园”。思政教育要向社会延伸,更要向校园扎根。学校是思政教育主阵地,学生每天在校园里成长,校园里的每一处景观、每一个活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融入劳动教育、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场景,实现校内思政实践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足不出校园就可开展实践教学,让实践教学“实”起来。
在校园中“行走”,实现德技兼修;在社会中“行走”,培育家国情怀,只要我们用心教,把真正的新时代火热的奋斗、火热的实践告诉学生,学生就能够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绽放绚丽之,让思想政治教育有“知”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