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
一、确认知觉是最大的尊重
什么是确认知觉?问他怎么想?他希望怎么样?他怎么看?他感觉怎样更合适更好等,这些都是在确认知觉。
中立是我们做到确认知觉的前提。只有中立,我们才能更好的进入来访者的脉络,把来访者作为有思想情感、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入来访者的脉络,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要随随便便把别人当弱者”。
什么叫做随随便便把别人当弱者?比如:“我要做点什么才能帮助孩子呢?”——你怎么知道你的孩子需要你做点什么帮助他呢?这就把他当做弱者来对待了,认为他出状况了,他就一定需要你的帮助。这已经有了不尊重的成分,真正的尊重是,你需要确认他的知觉,问他——“你需要我的帮助吗?如果需要的话,我怎么做可能对你是有帮助的?”
二、无条件的尊重
罗杰斯提出无条件的尊重,尊重一视同仁,无关乎他的地位、强弱、三观,相信他一定有他的道理,在他的世界了他就是对的。
尊重的意义。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是尊重,真正的尊重。你有没有时刻去注意、去觉察、去探索他的想法、看法、感受、评价,你有没有记到随时去请教他。来访者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他会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很多来访者自我价值观是相对比较低的,就更需要自我价值感。同时,在咨询室中,咨询师对来访者来说也是一种示范,他同时也在学习怎样去尊重他人,这对来访者社会功能的回复,人际关系的改善,非常有意义。
1. 尊重意味着无条件的接纳
不附加任何条件接纳,接纳不了,那就是容器不够大,就需要练(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不能接纳的那些部分)。接纳、未知、欣赏、好奇,焦点解决的四种态度都跟自身的修炼有关系。自身的修炼不是憋,不是忍,是修补,那些我们不能接纳的部分,都是自己的漏,需要有针对性的去补,觉察、反思、去被咨询、花时间金钱有针对性的去成长自己。尊重当中排在第一的是无条件的接纳。
2.尊重意味着真诚
真正的欣赏对方。欣赏是真诚的赞美的基础,重新建构的能力有助于我们做到真正欣赏对方。看到问题背后的正向面,看到黑暗背后的那束光。
关于语言赞美。过多的语言赞美,可能会对来访者造成影响,可能会使来访者对问题有所隐藏,特别是做青少年咨询的时候,所以这种情况下,和家长聊一聊,核实一下资料的可靠性是有必要的。
尊重意味着无条件接纳,但无条件接纳并不意味着认同。焦点解决讲关注正向,关注正向并不意味着没有规则,无条件接纳并不意味着对恶习无动于衷。等关系相对好的时候,可以试着去跟他探讨,对恶习,也需要具体化,具体化的过程也是他思考的一个过程,具体化的过程也是看到他恶习背后道理的过程。
关于具体化——7w,who what when where how which why。人事时地物发生发展感受想法看法评价意义影响打算。
顺势而为。顺势是大框架大思路之下的顺势。类型→能量(能量型消费型)→主题目标资源一小步。是在咨询伦理的设置下的顺势。
3.尊重意味着平等
对来访者太亲昵,太疏远都是不平等,都是容器有漏的表现。平等以能够进入来访者的脉络为前提。
4.尊重意味着礼貌。即使来访者的言谈举止粗暴无礼,也要以礼相待。看到他粗暴无礼背后的东西,不容易、理由、正向(直率、还没有放弃你等等)等等,是能够做到以礼相待的途径。
助人之前敲门是礼貌。
5.尊重意味着信任。当来访者一次一次说要改变又一次一次做不到的时候,你能做到礼貌吗?再比如,来访者已经咨询10次20次了还在兜兜转转转圈圈,你还能做到信任吗?你还能相信他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相信他还有一颗想要更好的心吗?有的来访者就需要这样走,这中间有一个积蓄力量的过程。没有阻抗的来访者,只有不知道变通的咨询师。很多时候,来访者脱落,并不是来访者不想做,而是咨询师不想做了,是咨询师不相信了。
6.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7.尊重意味着真诚
来访者攻击你,你可能知道来访者可能移情了,他可能向你呈现的是他生活当中的行为模式。但是你还是有情绪的。来访者问你的感受,如果你说不生气那就是不真诚。你不夸大也不缩小的反馈你的感受,另外好奇“是什么让你对我这样做?”“你这样做的时候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状况吗?”
真诚不意味着实话实说;真诚不意味着一味迁就;真诚是严守设置(学习之路是专业化之路,专业化之路是遵守设置之路)。
8.尊重意味着热情
热情需要适度,不要不够也不要太过。热情体现在咨询的全过程,全程都让来访者感到热情周到。关键是你能做到全程的平和吗?比如来访者一直说不知道的时候,比如来访者三番五次一直在说一件事的时候,比如来访者一直坚持跟你要建议的时候。既然他三番五次一直在说,说明他还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看到。他说了几十次了,你都接得住,你都容得下,你说不满意你可以换咨询师啊!来访者非常愤怒,因为你把他抛弃了。他一直一直说,等到说不动了,说空了,就能够装的进去新的东西了。尊重不热情显得公事公办,太热情有可能会侵犯来访者的边界,咨询是世界上最远又最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