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美诉:走近幼儿心中的美
【作者】黄蓉蓉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收获】
1、在美诉课程中的幼儿观察力发展源自材料体验、经验准备、探究过程等多条线路。不同的途径激发幼儿不同的感知觉体验,不断刺激他们观察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助推观察力发展。观察力的提升所对应指向的是表现能力的提升,在一定观察力的基础上才能将自身的发现或感受加以表现,并体现于幼儿的作品之中。
2、观察力与表现力成正向影响,观察力越强,表现力越佳,并且表现的形式越丰富。
3、孩子的作品虽然看似那么不起眼,但是从他们的表述中可以感受到那细腻的描述正是他们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这说明孩子们把自己带到了春风的情景中去了,充分发挥着自己在春风中的感受和想象,并用手中的画笔灵动地表现着。
4、美诉课程的角度而言,儿童在探究、创作、表达的过程中,同伴交往、师生互动和亲子行为等的不断产生,都是助其社会性发展的有效社会行为。另外,在美诉课程中,对幼儿经验的特别关注促使他们回忆、梳理已有经验,累积新经验。这种行为同样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5、案例:
以大班主题活动“hello,树先生”为例,幼儿从大树形状的探究开始逐步发现,深入到树叶、树干、树皮、年轮的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不断发现树先生的秘密,从而推动其对花、草、石头等身边常见事物的各种兴趣和深入探究的愿望。透过深度探究,儿童获得情感和认知上的极大满足,从而产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乐于探索的内在驱动力。
6、“美”是脑的活动,是个体对事物色彩、形状、线条、光影等特征的综合感受。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与个体的认知、情感、经验、成长环境等都密切相关,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一定影响而不断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