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如果一个人智慧增长了,那一定是他的欲望和执着更少了,从而智慧展现得更多了。
2.敌人越来越多,此时该怎么办?向内求!
嗔恨是因为你欲望太多,或者是你不愿意接受某个结果。
那些结果真真假假,可能是头脑中产生的幻想,抑或是我执导致的。
对于嗔恨,慈悲是最好的良药。
3.在吵架中修行,记住一条:没有对错。
4.家长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你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就像当成你的邻居一样。邻居习惯不好,你会善意提醒,多次不听,你也只好接受。邻居有困难,你善意去帮助他,多次无效,你也只好接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帮助他教育他的时候,前提是要先尊重他。家长要相信:孩子都会比家长优秀。
你发现自己的父母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可能不觉得这有什么关系。但你仔细想想,自己的父母好像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吧?你总能发现他们很多不好的习惯吧?二十年后,你的孩子也会这么看你。孩子比家长优秀,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既然他以后会比你自己优秀,你还担心什么呢?接受他现在的不足吧。
5.家长要知道:经历一些磨难和痛苦,对孩子成长并非坏事。
你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把可能的困难和危险先替他解决掉,只要提出要求,很快就满足,一旦情绪低落,就赶紧去安慰陪伴,甚至会到学校帮他伸冤……这种孩子很难长大。孩子的成长,家长不能代劳,在一段时间里,要让他自己经历成长,可能是委屈,痛苦,但经历这些才是真实的人生。
明白了这三个道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日常“口说心行”此时你可以做的是陪伴和引导。就像种了一棵树,你能做的就是浇水施肥,看管好他,这棵树如何长?能长多高?能长多粗?会长成什么样?每棵树都有自己的选择。
对待孩子如此,对待其他人也是如此。
在教育孩子时的修行,记住一点:学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