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年级主任组织我们围绕“如何维护好课堂纪律、课间纪律、以及卫生问题等”展开了讨论。还邀请到了经验丰富的司老师给我们坐阵指导。会议结束整理一下今天的所获:
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一下课就一溜烟地跑到走廊跑跳打闹,既不文明也不安全。但是又不能完全不让孩子们玩,这是不可能做到也是不符合孩子自身发展特点的。就这个问题司老师和陈老师认为可以划区域活动,每个班级可以给孩子明确自己的活动区域,告诉孩子可以在自己的活动区域呢进行自由活动。那除了这个以外,还可以找一些文明的课间游戏来教一教孩子,老师带他们玩一玩,开展“文明课间”活动。课间室内游戏:
1.拍手掌:两人一起拍,左手对左手,右手对右手,掌心对掌心,掌背对掌背,最开始拍1,然后依次往上数2、3……每次拍对方的手之前自己的双手先拍一下,直到谁出错为止。
2.比大小:自己制作卡片,在上面写好数字,不让对方同学知道,然后相互进行对比,比一比谁出的数字大,比出大数的同学则获胜。
3.猜字:一位同学在另一位同学的背上(用手指)写字,让对方凭感觉猜猜写的是什么字。猜出的则获胜。
更令老师抓狂的是有时候可爱的天使孩子们们简直是恶魔。比如上课上到一半后他们绝大多数都像一只扭来扭去的毛毛虫,有时候又像被栓起来的小狗狗不停的想跑出去。
目前的令我们束手无措的是:这些豆豆们已经对第一周里的教学常规专项训练产生了免疫。比如口令只是一句随口而出的空气,左耳进右耳出,轻飘飘地不起作用。
那对于每个班上都会出现的那么几个可爱又可气的小恶魔们,要怎么让他们服服帖帖呢?
第一要巡视。讲课时要勤走动,即使身不动,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违纪的行为一定要立刻制止。对于常捣乱的孩子两个老师要相互配合多抓常抓。也可以在孩子犯错时觉得自己理亏时来个“当头一棒”新旧账一起算。当然这是针对极少数“特殊孩子”。那大部分孩子还都是喜欢被激励、认可。
第二要讲要求。老师要把这些课堂常规要求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讲清楚,讲具体,讲细致 。不能三言两语,照本宣科,需要考虑儿童的理解能力,清晰缓慢的把要求说出来。上课前我会规定三点:1.坐姿端正(小手叠叠放,小脚放地面)2.认真听讲(不和别人讲话)3.举手回答问题
违反其中一条就一定要受到惩罚!(惩罚具体没说,再加上课中的监督提醒,一节课基本不会太乱)
第三要示范。对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孩子,用相对抽象的语言描述还不够直观,最好是用动作说话。因此,常规训练,老师示范非常重要。示范要有细节感,尤其是各种动作和学生难以掌握的地方,要特别进行强调和比对。学生理解后便可内化成肌肉记忆。(比如要发言先举手这点,一定要在孩子做不到时花课间时间进行反复练习)
第四要及时评价。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完成一件事件以后,都想得到参与者或者旁观者的反馈,并且大多数时候喜欢正面反馈。所以,一定要对儿童的各项动作和口令进行反馈和评价,如果是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就更好了。同时,孩子更渴望成功,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评价就更能激发儿童的斗志,让他们能积极的跟随老师完成指定动作。更要善于利用肢体语言去带动学生。有些情况下,使用肢体语言与孩子交流能够取得比语言沟通更好的效果。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个击掌……
归根到底孩子课堂课间调皮捣蛋活泼好动是因为缺少阅读,司老师这句话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是呀如果孩子爱上了阅读,那也不会有这么多令人头大的问题了,所以要培养孩子多阅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比如,在学校里午写前的时间,两位老师协调好进班看孩子阅读。在家里睡觉之前,拿出半个小时左右完成阅读。
一年级的孩子,自律性比较差,因此我们要注意时刻提醒,榜样示范,甚至要做好孩子们可能会反复违反规则的准备,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太小,习惯的养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需要老师有足够的爱心与耐心去面对。最后希望我们一年级的各项常规在下个星期能有一个大的跨越。
实践检验,且行且思且完善!
睡吧,嘶哑的嗓子,睡吧,干涩的眼球,
睡吧,美好的生活,拖着沉重的眼皮,我依然爱着你!到此结束今日的反思。正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