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四,苏州人俗称廿四夜。到了廿四夜,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在我们苏州农村廿四夜有吃大团子的习俗,大团子是用糯米粉做成的,软软糯糯的团子咬上一口,满嘴粘稠细滑。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苏州人爱吃糯米粉团子,说起话来也像糯米粉团子一样软糯,所以称为吴侬软语。
小时候做团子是母亲的事情。每到这一天,母亲便会提前一天准备好做大团子的馅料,有萝卜丝馅和猪肉馅两种。
每当母亲做团子的时候,我就会站在灶台边上看着。母亲会先把糯米粉放进盆里,再加入开水,先用筷子搅拌一下,等粉和水混合成小粉团时再用手去揉,顺便把筷子上粘到的糯米粉一块儿揉进去。
经过反复揉压,粉团变得柔软光滑,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包团子了。
母亲会把粉团搓成稍长的条形,再揪成一段一段,再把一段搓成圆球,圆球放在左手手心里,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插进圆球,另外四个手指在圆球外面,快速转动圆球,把圆球变成空心,再加入馅料,然后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之间虎口的力量把开口捏拢,再迅速在两手掌心里搓几下,一个白花花的诱人的大团子就做好了。
母亲还会把两种不同馅料的团子做成不一样的形状,比如萝卜丝馅会做成圆形,肉馅的会做成椭圆形。
这样等到煮好吃得时候就可以区分是哪一种馅的了。小时候总喜欢吃肉馅的,现在却喜欢萝卜丝馅的了,甚至不再做肉馅的了。
那时候我也跃跃欲试想学着做大团子,可每次都是不成功的,总是会露馅。所以廿四夜大团子一直是母亲做的。直到最近这两年,我开始试着自己做,现在我也能像母亲一样熟练的做大团子了,母亲也就把这一项任务交给我了。
廿四夜除了吃大团子,还有一个习俗是放野火。小时候吃好晚饭(大团子)我们就会约了村上的几个小伙伴出去放野火。
我们会拿些稻草,带上火柴先各自来到自家的田里,点燃稻草。然后举着火把绕着田埂跑上一圈,一边跑一遍嘴里还要念:“炭炭田角落,开年养只大猡猡,别人家的油菜花像铜钱大,伲个油菜花像草帽大。”那时候每家都有责任田,冬天田里种的农作物就油菜和小麦两种。
这样郑重其事的把放野火的任务完成后就可以疯玩了。小伙伴们还会在田埂上烧烧干枯的野草,在田野里来回奔跑,欢乐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直到玩累了才回家,大人们也不会责怪。
如今,老家的房子已拆迁了,田也很多年不种了,我们也由农民变成了市民。但廿四夜吃大团子的习俗没有改变,只是现在的小孩子们再也体验不到放野火的乐趣了。
今天我也做了几十个大团子,清一色的萝卜丝馅。今天的晚饭主食就是大团子,女儿不太喜欢吃,我就另外煮了馄饨。老爸特别喜欢吃,只是提醒他年纪大了也要注意养胃,糯米粉食物不容易消化的。
吃大团子寓意着过年了要团团圆圆,幸福安康,今天,你吃大团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