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本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知晓课程意识,还要彰显文体意识。课程思维外,我们的教学思维首先是文体思维,其次才是文本思维。
2.有时,回归才是一种出发。我们,能吗?教育,能吗?
3.“演讲的时候听众是没有纸质文章的,怎样才能让听众瞬时捕捉到这些核心句呢?”这样一转,演讲词结构明晰、话题鲜明等特点就化成了真实的演讲诵读,学生就能借助语速、语气等调整变化来表现演讲中心以及结构的特点,这就是实实在在实践演讲类文本的教与学了。
4.语文面前,我们要做最真诚的思想者,它的门必定会为最纯洁的心开启。
5.我们是语文老师,我们有自己的使命。
6.语文教学必须回归语文学科本位,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过度关注文本的人文内涵,过于强调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轻视对文本语言材料的玩味涵泳,轻视对文本的文体特征的认识和对作品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的具体理解和鉴赏。语文教学应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来引导学生透过“语音语调层”“意义建构层”“修辞格层”逐步走向“意象意境层”和“思想情感层”,不能以思想性取代文学性,把语文教学异化或泛化为架空文本、脱离语言的空洞抽象的、贴标签式的道德说教。
7.语文课,首先必须是文本阅读课,有琅琅的书声,有真诚的对话,有主动的揣摩,有深刻的反思,有精神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