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通过这些措施一步步地改变着伯克希尔·哈撒韦,让它成为一个巴菲特式的企业。从某个角度看,伯克希尔就是巴菲特原来的合伙人公司,因为其2000位股东中有一些人就是合伙人公司的元老。巴菲特想通过慈善行为让更多人认同他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美国商界的习气:当时股票的高换手率十分常见且被高管们推崇,因为股东在他们看来就是“流水的兵”,但是伯克希尔的换手率却很低,巴菲特想要建立的是一种咖啡屋式的股东组织,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回头客。
巴菲特的信件有时是假设写给某人但不会真的寄出,比如在他和家人去海滩别墅度假途中,他写了一封收信人为妹妹罗贝塔的7500字的长信,向妹妹讲述了公司最近的变化,后来这封信发表在《财富》杂志上。由于是和妹妹“交谈”,内容言简意赅且通俗易懂。巴菲特的这些信件以公司报告的名义印刷成册,在封面上装饰了一条竖黑带,里面却没有巴菲特的照片,只有他精心斟酌的文字。
巴菲特之所以能将年度报告写得文采飞扬,还得归功于他平时的积累,因为这类文件不能曝光公司的内幕,但也不能太泛泛而谈,所以需要很高明的写作技巧。另外,巴菲特在年度报告中很少美化公司,只是向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在1983年的年度报告中,巴菲特为了吸引和留住他的投资者们,宣布了几条原则。从表面上看并无特别之处,然而认真品味之后会发现,巴菲特和芒格承诺对投资者的金钱负责,这恰恰是违背当时投资界的主流观念的,反而像19世纪实业家奥利弗·蔡斯的作风。
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企业家都是急功近利的,而巴菲特关注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套利、频繁买卖这种投机行为,他的思想更加传统和保守,他不喜欢借债,更不喜欢玩套路,虽然这些手法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多的财富,然而巴菲特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管价格多高,只要我们还能从中获得一点好处,只要我们还对劳资关系感到满意,我们就无意卖掉伯克希尔·哈撒韦拥有的好公司,也不愿发行股票和债券。我们希望不要在分配资金时犯下错误……弃车保帅的做法并不是我们的风格。”
如果这番话是在经济平稳发展时期所说,也许不能反映什么问题,然而20世纪80年代正是多事之秋,投资界充斥着恶意收购、垃圾债券和杠杆收购等现象,很少有人专心创业,而是以赌徒心态进行投机,他们想让财富尽快地流动起来,别说是股票,就连一家企业也会被转来转去,更谈不上品牌信仰和信誉,人人都成为短视者和急功近利者,只有巴菲特保持着一颗投资者的初心,这也正是他超越常人、领先时代的人性闪光点。
巴菲特曾经向朋友霍兰德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拥有一家广告公司能够带来什么好处?霍兰德马上说当广告公司的老板感觉很不错,很快他意识到巴菲特的真实用意是准备购买两家广告公司的股票——IPG广告集团和奥美广告集团。
巴菲特认为,广告业可以当作传媒业的免费购物券,因为它不需要过多的资本投入,无非是一张桌子和几支铅笔而已,能够让更多的利润流入公司的账户里。不过他的这种观点和华尔街上的很多分析师截然相反,他们认为一家机构的资产能够在晚上就被搬下来[插图],它就不复存在了。这种观点显然错误:很多大型广告公司的运营状况良好,甚至在华尔街金融泡沫破灭时市盈率也维持在三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