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清华大学 彭凯平教授
组织机构:幸福公益
一、为什么教师要提升幸福感
惠人惠己
1.中国年轻人面临的心理危机现状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国有5400多万抑郁症患者(占人口的4.2%);中国15-24岁的年轻人中,约有120万人患有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3.8%;
(2)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和新华社对30万中国中小学生调查,发现“四无”现象普遍: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中国每年的自杀人数高达22万人,青少年自杀10万人。
2.老师面临的问题:“内卷感”效应
·分工越来越细;
·竞争越来越多;
·效益越来越差;
·身心越来越累。
“搬砖”“打工”“摸鱼”“内卷”……
二、如何解决师生心理危机,为什么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升师生幸福感
1.白熊效应的启示
“如果你试图不去想一条北极熊,你会发现每分钟你都忘不了它”——《冬天的夏日印象》(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1863)
白熊效应又称反弹效应,源于丹尼尔·魏格纳(DanielWegner)的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魏格纳证明逃避,压抑,控制疼痛,创伤和困扰都导致这些症状以更负面的方式回归。
用积极的心理来转移,替代,和升华反而更有效!
2.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用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心理科学和实实践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力量以提升人类的普遍幸福感。——马丁·塞利格曼,1999
3.为什么要研究幸福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认为,幸福感是一种再生资源。
Fredrickson(2004)提出积极情绪的拓展与构建理论,解释了幸福能力的个体差异和生活价值。
积极情绪是可以帮助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能力。
4.积极教育弘扬人的优势
生理:身体健康、喜爱锻炼、充满活力
社会:人际关系、团队精神、道德意识
智力:学习探索、解决问题、创造想象
心理:坚忍不拔、乐观主义、自我认同、人生目标
三、了解幸福的三个生理基础
1.不能有消极情绪的活动:杏仁核(amygdala)受抑制。
(1)杏仁核是消极情绪的加工中心,它有以下特性:
人类的焦虑症会伴随杏仁核活动的长期升高;
不好的气味或口渴会导致杏仁核内PET所检测到的信号扩大;
看到生气、恐惧或哀伤的脸使杏仁核的血流升高;
社交恐惧(socialphobic)者PET所检测到信号增高。
(2)控制负面情绪的八种方法
深呼吸
闻香
抚摸身体
幽默
倾诉
运动
冥想
写作
2.要有快乐的神经递质:大脑必须产生出多巴胺(dopamine)和催产素、类非肽、血清素等神经递质。
(1)多巴胺:奖励的激素
做自己爱做的事;
庆祝自己的成功体验;
爱情的甜蜜;
照顾自己的身体:化妆、美容、保持清洁、更换新衣;
品尝生活的快乐:吃饭、饮酒、喝咖啡、茶;
享受艺术的美妙:听音乐、唱歌、跳舞;
(2)内啡肽:减痛的激素
有规律的运动;
先苦后甜的体验;
烧脑的幽默;
痛快地大笑,闻香气,幽默,看喜剧,听相声,吃苦味的巧克力和其它食品......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减少痛苦
(3)血清素:振奋心情的激素
做自己擅长的事;
体验自我价值感;
自尊心的呵护;
冥想,跑步,晒太阳,郊游,游泳,骑自行车,购物,公益,行善......
(4)催产素:爱的激素
任何能够增强我们的爱、归属感和信任感的人际互动的行为;
微笑、拥抱、被人夸奖;
富有同理心的对话,保持与他人的联系和连接;
陪伴孩子、与支持你的家人,爱人或者朋友们待在一起;
陪伴宠物.......
“幸福在人间!"
3.要有积极的意义感: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
四、引发快乐心情的方法
1.颜施,第一要笑
(1)迪香式微笑:笑容饱满,嘴角肌上扬,使面颊提高,使眼周褶皱
(2)面部表情反馈假设:PaulEkman认为,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在自主神经系统和中央神经系统中有着固定的生理反应。训练人控制其面部肌肉可以引发特定情绪。(Ekmaneta,1983;Levensonetal,1992)
他在实验中证明:保持一种面部表情能够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心跳和皮肤温度发生变化);·不同的面部表情产生了不同的反应
2.身施,第二要动
(1)人具有行动天性:要运动、触摸、禅思、行善
(2)中国文化的福流
庄子在《南华经》中,特意描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福流:一位解牛的屠夫庖丁,在从事自己所熟悉和喜爱的工作之中,就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幸福酣畅的状态。
原文是这样的:“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3.言施,第三要说
4.心施,第四要悟
5.眼施,第五要观
克服无意视盲
你能每天都有新发现吗?
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吗?
五、什么是幸福?
《咏梅花》
元代 梅花尼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