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 化难为易有妙招

      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大发展,现在很多新岗班主任刚到一个新学校,既要认真完成学校的各种教学任务,还要面对几十个孩子及其背后的众多家长,在家校沟通方面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经常苦恼不堪。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教龄26年的我当了十多年班主任,深谙家校联系对发挥教育效益的重要性,所以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特别重视家校联系。          一、家校联系的必要性。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一个主要教育阵地,而家庭教育和社会会影响也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理解,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指导和配合。美国早在1900年就建立了‘家长教师协会’,1993年第25届盖勒普民意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如果家长积极参与其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可能更出色’”。

        二、家校联系的四块基石。(一)了解    作为班主任,接到任何一个班级,都要预先了解所有学生家长。对该班学生家长、家庭情况有个比较充分的了解,为家校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尊重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家校联系工作的前提。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三)公正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的那一天起,家长与老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老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自己的关注或重视。特别是碰到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老师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教师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是非分明。(四)用心我们班主任要以时刻关心学生为突破点,赢得家长的充分信任。在日常的班务管理和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关心他们的,因为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因此,不管老师采用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真心诚意地关心自己的孩子。这种感情的投资,不仅是日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而且还是老师跟学生、跟家长取得互信的基础。

      三、家校联系的几点做法。 

    (一)信任是家校有效沟通的基础。    很多新岗班主任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同样一件事情,我和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去和家长沟通,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家长信任你,你在班级管理中偶尔犯的错误家长都能自主理解并原谅;如果家长不信任你,你在班级管理中的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个别家长发现并放大,甚至揪住不放。所以第一印象很重要。那如何让家长信任你呢?我们要把握好几个第一次:(1)把握好第一次与家长见面,比如小一开学报名那天,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到学校,作为新班主任,你要注意众多细节,比如得体的穿着打扮、自信大方的待人接物、面带微笑地与家长打招呼、和颜悦色地与孩子交流等等。(2)把握好第一次家长会,刚开学或者开学不久,就会迎来第一次家长会,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家长会上自信大方地介绍自己,把自己的优点特长都亮出来,让家长相信:我把孩子交给了值得信任的很能干的老师。(3)把握班级第一次突发事件的处理契机。当你们班第一次出现班级管理中的某个突发事件,因为家长与你不熟悉,除了当事孩子的家长,大部分家长会抱着观望态度,看你会不会处理类似的事件,从你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来衡量你的班级管理能力。(4)把握好第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这和你参加新教师亮相课同样重要。开放日活动,高度重视,虚心请教,积极认真准备,考虑好开放日涉及的各个环节,注意各种细节,细化到家长进学校的路线指导、矿泉水的准备、听课家长的座位安排、来校听课家长的孩子的座位安排、课堂上与这些孩子沟通交流的频率等。            (二)面对一些敏感问题,如何与家长沟通。1、用好几个抓手(1)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力量。  每个班都会成立家委会,很多话让家委会出面更便于表达和沟通。(2)家长会进行正确引导。  每个学期的班级家长会我都会特别认真地准备,我不但会告诉家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特殊表现,我还会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经验给家长分享一些育儿经,更重要的是,我会在家长会上告诉所有家长,在家里该怎么做爸爸妈妈,作为家长该怎么配合老师做好一些工作,让老师心无旁骛地教好你的孩子。(3)建立班级骨干群,班级分组管理。  我把班级分成八个小组,每个组长都经过观察才确定,大部分是家委会成员。每次班级有安排或者通知紧急事情,我都第一时间通知八个组长,让组长分别去落实。安排组员小窍门:个别特殊家长,安排在和他关系比较好的组长的小组里。学会与家长正确沟通。    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学会听家长的话,又要学会和回答家长的话。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说吧。(1)家长说:老师,麻烦你帮我管严格一点!回答:好的,我会严格要求他的。(千万别这样回答,如果以后他的孩子学习不好,他会觉得是老师不会教。)我会这样说:家长,你好!听到你这样的要求我很高兴,说明你还是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光老师严格要求还不够哦,家长也要多多努力,家校配合孩子才会有进步,也请你严格要求孩子哦!(2)家长说:老师,你说一句胜过我讲十句,你帮我管管吧!回答:好的,我会跟孩子好好谈谈。(家长是学生的第一负责人,不要包揽他们的义务)。我会这样说:家长,你过奖了。一位好父母胜过十位好老师,相信只要您多花点心思在孩子身上,孩子一定会越来越棒的。3、有些家长对科任老师不满意,作为班主任如何进行协调(1)共情。当家长给你抱怨时,首先,你一定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力做到感同身受。让家长明白你是理解并会帮助他解决问题的。(2)悉数科任老师的优点。在家长面前,举实例告诉家长这个老师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毕竟家长不够了解。还要告诉家长,这个老师对我们班是如何地负责,是如何地帮助我们班主任管理班级。但,人无完人,可能有些地方做得不尽如人意,我会私下和老师交流。(3)在孩子中进行正确引导。在班上,作为班主任老师,也应该给孩子宣传科任老师的优点,孩子们不了解的一面。让孩子回家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帮老师说好话,转变家长对老师的看法。(4)家长会进行引导。利用每学期难得的班级家长会,宣传我们班所有科任老师的特长及优点,同时传递一个信息:由于我们班的班级管理比较到位,XXX科任老师很喜欢在我们班上课。某次公开课,XXX老师都选了我们班进行上课。(5)与科任老师搞好关系。当家长对某位科任老师有意见时,作为班主任,除了做好以上几点,和科任老师搞好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我通常的做法是:科任老师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需要我帮忙上课或者调课,只要我有空,从来不会拒绝;科任老师给我反应他的课堂上孩子的表现,我会及时表扬或者提醒督促(我们班的评比积分包括所有学科课堂表现、作业、回家各项任务等);科任老师需要孩子准备书本、工具,我会让孩子记在家校联系本上,并在家长群作温馨提示。

      (三)自制一“本”一“表”,为班级管理“添砖加瓦”    一次和家长偶然的沟通,让我萌生了自制《家校联系本》的想法,目的是及时掌握孩子在家的表现,尽量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孩子在学校和在家的表现基本一致。每天我会花一个小时左右批阅家校联系本,虽然耗时耗费大量精力,但我觉得值得!因为它真正拉近了我与家长的距离,让家校沟通变得自然、变得容易、变得顺畅。因为有了家校联系本的存在,我能天天掌握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能及时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让家校沟通真正为孩子的成长奠基。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很喜欢有烟火气的厨房,我一个人站在厨房折腾几个小时,都不会觉得累。经年累月的自我折腾中,我越来越明白,一个人除了应该拥有强健的体魄,还应该学会劳动,尤其是家务劳动。因此,我当班主任班级的孩子每天都会有几项特殊任务: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一项或几项体育活动、发送朗读或背诵或讲故事等视频。每日各项任务的统计成为家校联系的紧密抓手。刚开始的每日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是我晚上独自一个人统计,有时很忙,会统计到凌晨。虽然很累很苦,但我的坚持、我的真诚和我的努力换来了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与主动参与。老师的及时评价和鼓励,成为家校沟通的催化剂。

    (四)家校联系的其他做法。刚才和大家交流的是我平时每天都在坚持做的两件事,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一本”(家校联系本)“一表”(每日各项任务统计表),当然,我平时还会运用其他一些方式来进行家校联系。经常运用微信、QQ、短信、电话,经常与家长个别联系交流孩子的情况。遇到个别特殊的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会打电话请家长到学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需要重点关心和关注的孩子,我会去家访。

      四、与家长交流时的几把金钥匙。(一)要开诚布公。老师对学生要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一般情况下,老师应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介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诚恳地指出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二)要实事求是。老师与家长交流学生的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盘点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牢骚嫁接给家长。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过失,向家长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教育策略。(三)要虚心倾听。老师要充分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同时也要虚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听一听他们的教育观,看一看自己是否忽视了学生身上的某些闪光点,反思一下自身工作是否存在不足。(四)换位思考。采用角色置换法,用情和家长沟通并掌握一些沟通技巧。有时一句很普通的问候,一种愉快的语调,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做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在共同教育好孩子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要设身处地为家长谋划,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赢得了家长的信赖,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五)“文明用语”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润滑剂。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多使用文明用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

      “用心爱生,以情动人”,这是一个从教26年的普通小学班主任老师的座右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将用一生的激情和爱意耕耘我从小的夙愿。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我深知:要想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愿“丹心化作春雨洒,爱心换来桃李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