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趟不断往前行驶的列车,当我们获取了当下的力量,能够安住当下,而不被过去和未来带走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列车会缓缓行驶,窗外的每一处风景,都能够入心入肺,入肝入肾,你不再是瞟一眼,那里有一棵树,这里有一片草。而是用心眼和双眼合一去欣赏一棵树,那棵树还是那棵树,但是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树干,都是那么的具有生命力。
而我们若不在永恒的当下,而在虚幻或者说非现实性的过去未来时,我们坐在生命的那趟列车里,我们一心想着列车开快些,我要快一点去向终点。窗外的风景,对于你来说就是一张平面图,或者你连瞟一眼都想法都没有。你并不知道窗外有风景,你也不觉得那是风景。
生命列车缓缓行驶时,我们完全脱离了时间。我们完全进入当下时刻,没有通过大脑思维去感知那棵树。而是用内在的本体去感知那棵树,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灵性”。这种灵性包含着对一切的爱与尊重,是大脑认识一无所知的。
大脑不会真正的认识树木,它仅知道有关树的事实或信息,只知道有关事的特征和判断。只有我们内在的本体才会直接知道。大脑思维一旦控制我们和人事物的关系时,它就会日渐强壮,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让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向痛苦的黑洞。
1.如果大脑想象未来比现在好,会让我们充满希望和期待,如果你现在更糟糕,我们会焦虑,而这两者都是幻象。
无时间状态可以转变我们的感知,可是暂时的体验无论多美好或深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意识层面的永久转变。
需要我们彻彻底底打破抗拒当下,否定当下的旧模式,不再在这种模式里轮回。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当下时刻的意识作为一种刻意练习,直到完全覆盖过去的旧习惯。如果发现自己很难进入到当下时候,就从观察自己老想脱离当下时刻的惯性思维开始。
通过自我观察,更多的临在意识会自动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在意识到自己没有进入到当下时刻的那一秒,我们也就在当下了。任何时候,只要我们观察思维时,就不会再落地它的陷阱了。一个不属于思维的东西也就来临了:观察者的临在。
保持临在,观察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以及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特别关注自己对各种人事物的反应。不要判断和分析观察到的内容,就是观察起心动念,身体的感受,而不是把它们看成是一个问题。这样,我们会在每一次观察中,得到一份比观察到的更有力量的动词。内在的那个神性会在这种接纳和允许,也就是观察中出现,那个宁静的观察者。
在生活中,一些情况引发我们强烈的情绪时,比如漫骂,诋毁,误会,怀疑,出错等,或者是受到威胁,或者是某一挑战引发了自身的恐惧,或者说过去没有被治愈的一个情绪被触发时,很容易让我们掉进陷阱,变得无意识,像是头脑里安装了一个系统芯片,按一下这些触发键,一切自动化循环。
这一套一系列程序下来就成为了你,或攻击,或责怪,或抱怨,或指责,或防卫,但那并不是你。它是一种旧的习惯性反应,一种求生的本能反应。我们一定要先接受本性,才能活出神性,否则所有的反抗都会持续,我们会创造更大的问题或者情绪来满足内在虚幻的需求。
思维认同给予思维更多的能量,让那些在过去未来的后悔、焦虑、担忧、恐惧变得更强大,而观察这些思维,可以瞬间抽离能量,负面情绪瞬间瓦解,而这些思维中抽离的能量就会转变成临在。
长期的临在感会加强大脑的能力,从时间里解放出来,更深入的进入当下。在不降低利用时间的能力,同时自如选择自己的思维,也就是在用大脑时,它将会变得更敏锐,更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