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四十五(1214)
语文素养指向“立人”
主题教学所提出的语文素养,并不是单纯局限在语文学科素养本身,而是将语文素养的价值定位和精神追求聚焦在了更高位的完整人的核心素养发展上。于是就有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探索,并由此进一步提出语文素养的目标和指向。
我们遵循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导向,又结合学校整体的办学追求以及学生发展特点,初步提出五个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即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身心健康,指关注学生身体、生理与心理的塑造;善于学习,基于清华附小前身“成志”,传承对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乐趣与志趣的理念,强调成才、成功、成人在于永远保有学习状态;审美雅趣,指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学会改变,指学会适应,也要学会创造;天下情怀,指既有家国情怀的灵魂,又有国际视野的胸怀。学生核心素养,是促学生发展的“源”动力,是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根基,更是学校整体育人的源头活水。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素养的定位,就是人的完整人格的发展。主题教学不是一般的语文课,不是只讲听、说、读、写能力,讲“双基”,而是指向“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素养,“涵盖面明显拓宽,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在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同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立体的”主题,既有形式上语言的听、说、读、写,又有内涵上的精神价值追求。因此,主题教学不是平面化的教学效应,而是立体化的教学形态,以此整体“立人”
由于语文主题教学中的语文素养指向“立人”,语文教学在承载起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努力从每一堂课、每一个文本中读出与人类共通的生命主题。那些散落在文本中的价值主题(如高贵、尊严、幸福、谦卑……)富有生命活力和精神内涵,它们既是语言本身,又具有哲学、美学与文化意味;既是交流工具,又是“立人”的载体,是体现、回归人性的符号。它们好比一粒粒饱满的种子,通过师生有效地、润物无声地言语涵泳,通过一课一品、一课多悟,播撒在学生的心田,编织成一张张完整的生命之网。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内化为学生生命的价值取向,长成最为壮丽的生命图景。
总之,在指向核心价值观和语文素养“整体”立人的过程中,儿童始终站在课堂正中央。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语文立人”、“儿童立场”、“整合思维”等核心理念,既是一种思路,又是一种方法,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实践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