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是的,成熟的水稻低垂着头,这是庄重的深沉的美,是予以农民辛勤劳作的丰盛的回报。夏天的烈日下,黄澄澄的谷穗彼此映照,农民的脸上的笑容彼此映照,构成了一幅丰收的图景。
早稻收割即将开始。在这个时节,回顾一下几月的艰辛,将会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水稻喜水。即使风调雨顺的年头,直接落到田里的雨水,也是不够水稻吸收的。夏天猛烈的阳光直射大地,水份很快蒸发了。因此,必须经常给水田浇灌,保持水份。用脸盆,从水沟里向水田戽水,也是农活之一,只是太费劲。两只光脚站在水沟里,身体一起一落,惹得一身的泥水。我重复戽水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田里才会多了有一点点的水,当年河姆渡的先人们,他们是怎么给水稻浇灌?我想不出来,大概差不多也是如此吧?
生产队里有水车。水车的一头在河里,一头在岸上,岸上的一头有一个高的横架,人站在上面,两只手搭在横架上,两只脚踏着滚筒,滚筒上有脚踏的设置。三个人站在上面,一起踏着滚筒,在滚筒的带动下,河水就从河里流到田里。
车水是一个技术活。滚筒上的像拳头大小的木锤,是用来踏脚的,人站在上面,看不见木锤,只能凭感觉,每一脚必须准确无误地踏在上面,否则人就会站不稳,会掉下来。
水田里没有水了,村民们就把水车抬出去,在河边安装起来,开始车水。吱吱呀呀的车水声响起来了,哗哗的流水进入水田,滋润着干渴的土地,水稻重新获得了水份,开始茁壮成长了。
村里的水车不多,一片水田水够了,须换一处,人们把水车拆了,搬到另一个地方,又重新安装。
车水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是不能胜任的。但是,有的男孩子,力气大,手脚灵活,也能上去车水。我也很想去试试,几次都没有成功,一直到最后,到来即将有抽水机的时候,才学会车水,但是,没多久就不再使用了人工的水车了。
似乎几个村才有一台抽水机。抽水机是安装在一艘船上的,那艘船来了,抽水机也就来了,突突地,很快就灌满了一片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