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的打稻机使用了若干年,后来有了电,有了电动机,便有了电动打稻机。
生产队里有一个懂电的人,有一点知识的,就是那个会讲故事的阿长,他每次负责打开电动打稻机的开关,滚筒便转动起来。有一次滚筒竟然往里转,检查一下,发现是电线接错了。
自从有了电动打稻机,节省了很多的人力,不需要人们脚踏,不会那么辛苦了。滚筒转速很快,脱粒很彻底,基本不会留下谷粒在稻秆上。因为转速快,对打稻的人也有高的要求,就是要紧紧抓住稻把,否则会被滚筒夹住,并且拖走。如果拖走稻把,抓住稻把就相当危险了。
也是因为转速快,稻秆上的稻草末枝会较多地脱落,堆在蛎灰坛上的稻谷,被一层厚厚的稻秆尼遮住了。转速快,打稻快,两边递送的也要相应地提高速度。很快地,一大捆的水稻就打光了,又从边上搬来,五六捆叠在一起,把上层水稻的稻秆绳打开。一捆水稻,也是有层次地叠起来的,而且每一小把也是用水稻本身的枝叶绕成一圈。这时有经验的农民在割稻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的,为了打稻时的方便。
同时,打稻人身后扎稻秆的也忙不过来了,只好把没有扎好的先放在一旁,不一会儿,就积累了一堆。这些稻草,要等到打稻结束后,再一起来扎了。
收割晚稻,打稻机直接抬到田里,在稻田里打稻,这样就省了挑水稻的环节。脚踏的,电动的,打稻机在田里,同样也是有人递送水稻,有人打稻,还有人扎稻秆。打完了一处,人们拉着打稻机走几步,又开始打稻。
如此,当时农村的打稻这一重要的农活,大约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使用稻桶,纯粹运用手臂和上身的力量,硬生生地把谷粒从稻秆上脱落开来,强度大效率低下,一个人单独完成打稻。第二个阶段是使用打稻机,仍然是依靠人力,手脚并用,右脚使劲踏着,一上一下,两手用力要比第一个阶段轻,但是一人不能完成,必须两人到四人一起脚踏,才能使得打稻机不间断地旋转。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第三个阶段,引入了电力,以代替人力,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再到后来,出现了自动收割机,从收割到脱粒完全实现自动化了。不过,那是后话。
当我们想起那个纯粹依靠人力的年代,从播种、拔秧、插秧,到收割、担稻、打稻,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在劳作,有时夜晚也在劳作,却总是吃不饱饭的那个年代,一颗颗谷粒多么珍贵,带给人们的是生活的希望,使人不禁想起了那句家喻户晓的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经过了那个年代,才真正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