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录》分享。《稻草变黄金》之焦点解决建构正向的眼光——一般化及外化技巧。读书摘录。
读书。外化技巧的意义。一般人习惯把遇到困难的人认为是有问题的人,将人与问题之间划上等号。后现代理论的观点是,“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人和问题是分开的。焦点解决承袭后现代理论的精神,运用外化技巧来看待个人经验。
外化技巧是帮助当事人将“问题”与“人”分开。避免当事人将遭遇的问题与自身价值与能力做不恰当的、过度的连结,以避免当事人陷在自我责备、自我贬抑、失控感的负向思考中,帮助当事人形成适当的自我评价。
将问题从人区分开来,“问题”成为可以处理的对象,当事人可以将注意力放在问题解决上,收集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讯息,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资源。
外化技巧的功能。
1.减少当事人的自责与自贬。将问题与人分开,让当事人能够建立正确的观点,有待解决的是“问题”,而不表示有困扰的个人是糟糕的、无能的。这样的观点让当事人减少自责与自贬,帮助他面对问题的资源与力量。
2. 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将问题与人分开,可以将“问题”具体化、影像化,有澄清与聚焦的功能,当事人可以比较客观、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一方面可以减少个人的抗拒与防卫,将更多力量放在解决问题上,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将问题扩大化或严重化,找到可以着力之处。
使用外话技巧的步骤。一是先辨明当事人的问题。例如,做决定有困难、掌握情绪有困难、决定是否要喝酒有困难等。把“问题”与人分开。助人者协助当事人将“问题”与他的人格、能力、价值区分开来,避免将当事人的问题与他划上等号。三是观看“问题”。不要急着批评和分析当事人的问题,想象“问题”就在眼前,观看它,进一步了解有待解决的困难是什么;有时可能透过命名或比喻让问题具象化、客体化。
使用运用外化技巧时要注意——
一是用当事人可以理解的语言。 助人者在对经验命名或比喻时所用的语言,要让当事人都能够理解,才能达到外化的效果。二是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助人者运用外化技巧时,要询问当事人的意见,若当事人的意见,若当事人的意见与助人不同,要尊重当事人的观点。三是不宜过度诠释。运用外化技巧时,不宜过渡诠释当事人的“问题”。外化技巧若使用不当,反而会让当事人感觉问题变的更严重,不能控制。
体会。外化技巧本身是属于后现代叙事里的一种技巧,在焦点解决里面用它把人与问题分开,人是人,问题是问题,让来访者跳脱自己以前固有的主观思维模式,以比较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当下的人、事、物,才能更有力量去解决当下他所遇到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