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食‖炝锅面

今年春天,我带了几个朋友回老家,一来观光,二来品尝家乡美食。

这几个人为什么非得开车几百里跟我回社旗,一则是真吃货,馋。二则估计我的口才也可以,说的太好吃了,他们馋了很久了!

到县城我有点懵了圈了,虽说是父母之邦,我每次回家都是走外环直接回家了,县城不咋停留,停留也是目的地明确,或串亲或访友,很多年没有在城里闲逛过 。

突然把车开到城中心,我原有的自信瞬间崩塌,本来认为自己在这里上学好几年,老师熬走了好几茬,大街小巷都走过。这次我迷方向了!

只能怨开车的跑的太快,此公开车拐弯转方向都没给我打招呼,我咋知道这是到了哪外国?

还不能露怯,我主要带着几个人来吃炝锅面的,找到一家地道炝锅面,再去打卡胜地山陕会馆一转,下午就可以返程了。

就这么简单的事儿,我要是没招待好,这个面子就掉地上摔个稀巴碎了!

我一边强作镇定指挥大家看一街两巷的古建筑,一边赶紧打电话找熟人咨询我们上次吃过的那家炝锅面具体在哪儿?

我忽然迷了找不到了,死要面子还不敢说自己压根就想不起来了。

朋友说了地方,我赶紧打开手机找高德地图,还好,我的自信心回来了,小德怎么指挥我怎么指挥,顺利找到那家炝锅面。

把车停妥当,把大家让进不大的饭店找个位子坐好,我长长的舒了口气,心里对高德地图千恩万谢!

为什么非得来这一家,根据吃过几次的经验,现在县城里的饭店很多都不好好发扬家乡特色,而是学着做了很多其他的,诸如兰州拉面重庆小面.

这些烩面拉面刀削面,基本谈不上正宗,无非邯郸学步,生意不知道咋样。

我说的那么好吃的吃了忘记姥姥家姓啥的炝锅面,正宗的就吃过这一家了。有点很久以前的味道。

之所以对炝锅面这么执着,也是因为那个一天到晚饿的前胸贴后背的高中时代,留下了巨大阴影吧!

那时候从来不担心吃胖,只要不瘦到飞起来就不错了!学校的伙食实在不忍多说,此处省略一万字!四个字,难吃死了!

那时候最大的改善生活就是到街上的小馆子吃一碗炝锅面了!

小馆子一般临着古旧的小街道,青砖地面,我梦里回去吃过千百次,从来不曾迷过路。

小馆子做饭的大锅对着大街,开着大大的窗口,一眼能看到案板锅台水池子。

到了喊一句师傅,来二两肉丝炝锅面!

只见掌勺的大师傅,开火捅炉子,把锅放在火上,倒点油,油热到冒烟,扔进葱花,肉丝,菜铲刷刷刷来回翻炒,还会有一团火苗忽地从锅里冒出来又瞬间熄灭,这些动作一气呵成。

再加入高汤烧开下面条,放青菜叶子。出锅时淋上麻油搁上点香菜,就是一碗色香味俱佳的炝锅面了。

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容易饿,总是感觉能吃下一头羊,却是羊毛也吃不到的。

每次去吃炝锅面,我都想要四两的大碗面,想想兜里不多的钱,忍痛要了二两。

我的好友康同学和我一样,我们都是只要二两的,有时候会要一碗肉丝的一碗鸡蛋的,俩人来回换着吃,大师傅不嫌麻烦,一碗一碗给我们做。

现在想来如果是我,这样几毛钱的啰嗦生意我干不干,答案是,干!都是穷的掉渣儿都没多少渣可掉的人,多值得同情啊!

有次我和康同学又去吃炝锅面,碰到同班的华同学也在里边吃面。

我们去的时候她已经吃上了,康同学过去打了招呼,回来坐下的时候不无羡慕的说,人家有钱啊,吃的四两的!

这眼神儿,不亏是戴着眼镜的,一眼都看出是四两的面!

我俩小声议论了一下华同学为什么那么有钱,居然吃得起大腕炝锅面。

原来华同学在家是最小的孩子唯一的女孩儿,上边的几个哥哥有的已经成家工作了有的已经开始经商了,父亲还是退休的校长,这样的家世,当然吃的起四两的大碗面了!

我想着啥时候也能吃一次四两的大碗面呢?

机会竟然来了!

那时候,我其实每次从家带的钱并不少,我家也不是穷的吃不起四两的大碗面,有一个致命的原因是我喜欢买书,省吃俭用都买书了,有时候还出现过提前花光一个月的生活费的情况,我回家又不敢说增加生活费。

因为都是这个行情,一个月20块钱,我爹打听过了。有时候还会多给我几块钱,说回家的时候可以给奶奶带点儿点心。

我爹知道我的毛病,每次给我钱的时候都交代一句,花钱时候计划着点,别总是狗窝里放不住剩馍!

我也很怕到月底没了钱,就想了办法,把钱换成一块两块的,分别夹在书里,这个方法能让我轻松支撑到月底。

那次是到了期末,要把教室里的书全部整理一下带回家,我整理书的时候惊喜来了,一张崭新的两元纸币掉了出来。

也难怪,把钱夹在书里这个办法执行了快一学期了,难免有漏网之鱼。

这个幸福来得太突然!我干脆把书从新有整理了一遍,几本厚书还哗哗啦啦又翻了一遍,奈何!惊喜只有一次!

一次已经足够吃一碗四两的炝锅面了!

同桌看到我忽然多出来两块钱也替我激动半天,赶紧约着一起去吃面!把书打成捆,放到宿舍!

我们俩急急忙忙出发了,路过学校的大食堂,闻着大食堂飘出的难闻的味道,看着一群同学在排队,我心里充满了同情!

后来离开家乡,出来上学工作,说起吃饭,回忆最多的是家乡的炝锅面,它价格亲民,汤香面滑顺,菜叶青翠欲滴,是那么温柔的滋养过我清贫的肠胃!

每次回家,最想吃的就是一碗炝锅面了,现在不分几两的面了,分大中小碗,那次去吃,因为提前点了一桌菜,面,大家都谦虚地说,中碗就可以了。

老板娘实诚,说,你们看看那个桌上,他们吃的就是中碗,大家一看,那也叫中碗,那分明是一盆面好不好?

后来听从老板娘建议,几个人要了一大碗,一大碗才十五块钱!老板娘周到的给了几个小碗让我们分着吃!

四个人吃的揉肚子打嗝儿!

故乡的炝锅面,又给咱们挣了面子,几位朋友都说,你们这里人真是实在!(撰稿骞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炝锅面,在我们老家又叫爆锅面,因制作简单、节省时间,同时味道可口又能填饱肚子,而广受欢迎。 记得上学的时候,特别是...
    鱼肚白2023阅读 1,834评论 0 3
  • 最近,写作群里的友友们都在晒家乡特色,油菜花、热干面……我赶紧拿出手机对着锅拍了张照片,发到群里告诉他们,我今日的...
    小妖精笑笑阅读 1,160评论 3 6
  • 下乡填表填到中午,有幸品尝一碗美味的五花肉炝锅面。 乡镇集市上买来的五花肉,不肥不厚的膘,肥肉分下来切成小块铁锅里...
    春雪有梅香阅读 706评论 0 4
  • 上高中之前,我一直不知道鸡蛋面还有炝锅的做法,作为一名资深的面食爱好者,我最钟爱的恐怕就是这鸡蛋炝锅面了。上了数年...
    淙淙流水似华年阅读 557评论 0 0
  • 从小在兵工厂长大。我们的厂区在一座大山的深处,厂区外面是农村,我们相对很独立。但是厂区内幼儿园,学校,服务社,溜冰...
    老谁家的谁小谁阅读 499评论 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