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飙说他不爱看引经据典的著作,因为欠缺“经”“典”知识,不知所云。心有戚戚焉!
三年前读哲学经典,每一部书都与若干部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相应相连的知识,读一行至少三四个单字认识、组合一块不知所云的术语,读完一段,再回头一字一字读,字字认得,就是不知道说的啥!
那读书的滋味------
初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好想一下弄明白,就字字抠,一天看不了两页,太慢了,好似也没啥收获。改换策略:先囫囵吞枣过一遍,有了整体结构;再细读存疑中加快速度读一遍,这一遍,有的是读懂的,有的是在前头篇章中不懂的内容在后面的篇章中得到解惑。第三遍,再找相关参考书帮助解惑。
关于导读本书设计了一个联系实践的活动:你是不是真正理解隐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
首先,将书中日常体现思维、行动的汉语隐喻例子明显的搜集在一起,请读友们思考:这些语句中的隐喻是什么?
其次,请读友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蕴含的隐喻是什么?
为什么设计这个活动?因为读书学习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更美,这个活动意在促使读友反省:看起来自己不经意无意识使用的概念,其蕴含着自己的为人处世,那么使用的这个概念的前设是什么?对吗?能不能换个概念?能不能换个视角?这是冲破信息茧房的一个途径。
读到了第十八章,最大的困惑是:如何从自己运用的语言中发现基本概念中的隐喻?比如书中提到的时间是金钱、争论是战争?看到了书中作者列出来的诸多例子,好似也明白其隐喻。但实在惊奇想学习作者是怎么归纳出隐喻的系统性的?就像牛顿看到掉落的苹果能发现万有引力。
我怎么能从平常言语中,系列言语中,归纳出其隐喻呢?
希望阅读完全书,能够找到一个这样的基础概念!
参考资料: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作者: [美] 乔治·莱考夫 / [美] 马克· 约翰逊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Metaphors We Live By
译者: 何文忠
出版年: 2015-4
丛书: 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
ISBN: 978730814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