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情景再现。
我:鸽子汤是昨天剩的,儿子早上也没吃早餐
先生:那你早上不热给孩子吃
我:我问了呀他不吃
先生:我昨天早上热的鸽子汤外加一个鸡蛋儿子都吃了咯
我:那是因为你狠,儿子怕你呗
先生:你瞎说,我哪有对儿子狠
我:意识到用词不妥,改口说儿子喜欢你,所以听你的话
先生笑笑也没说话,整个过程儿子一直听我俩说。事后想想我这是在干嘛呢?是在为自己解释还是在想证明什么?明明是孩子不吃,为什么不听听孩子的想法,捋一捋。
我:鸽子汤是昨天剩的,早上儿子没吃早餐
先生:那你为啥不热给他吃
我:我问了呀他不吃
先生:我昨天热好外加一个鸡蛋他都吃了咯
我:是哦,儿子爸爸热的你吃了为啥妈妈今天问你不吃了
儿子:哒哒哒~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不就更了解孩子了吗,也给了孩子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再赞美先生几句,多好的机会。家长经常说不了解孩子,不知道他心里想的啥,是我们做家长的没有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忽略了旁边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