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完普利辉老师的书,想起了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百合花开》。偏僻遥远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与其他野草毫无差别,但在它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念头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证明我的存在。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年年春天,努力地开花,结籽。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
普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深深扎根在山区的普通教师。24年来一直在彝族乡担任最基层的教师,刚开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曾流过泪,想过放弃,想过改行。但教师的使命使他坚持了下来,在一年又一年的磨砺中,慢慢体会到了教育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把教育当做了志业,他信奉一个老师的意义会大于一所学校,一个人的某种能量甚至会超越时代。他始终有一种草根情怀,对教育的情怀,对生命的情怀,真正推进社会发展的情怀。如今他的名师工作室正在带领那里的老师,他的学习力和行动力正成为乡村教师的典范,相信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一批又一批的乡村教师走上自我觉醒、自我成长之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乡村教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