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带三分饥 养出好心情
我们常将"吃顿好的"视为解压良方,心情好奖励自己吃顿大餐,心情不好补给自己一顿大餐。现代人习惯用重口味刺激麻木的味蕾,却在过量进食后陷入腹胀失眠的恶性循环。当我们胃部酸胀时,就应想到《黄帝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千年古训。中医认为,保持三分饥饿不仅能让脾胃轻盈,更能疏通情志通道,让我们的“脑肠轴”健康运转。脾气升则清气上扬滋养心神,胃气降则浊气下沉排出郁积。当肥甘厚味堵塞中焦,就会阻滞身体内气机的自然流转。现代研究证实,肠道菌群通过迷走神经与大脑对话,当过量饮食破坏菌群平衡,焦虑抑郁的风险便会悄然攀升。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写道:"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不过饱。"这三分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给脾胃留下运化空间,更像为大脑和肠道之间打开通道,让压抑的精神情绪得以流转。还有医学研究发现,晨起空腹时练习服气导引,可使胃泌素分泌提升30%。所以,早晨空腹时仰卧于床练习“橐龠功”,导引按摩脏腑,端坐时可用掌心劳宫穴按揉肚脐练习中医传统导引法“起静功”,配以深缓呼吸,自然一天好心情。
苏州名医吴门医派传人每逢节气交替,便嘱病家"减食三日",让过劳的脾胃得以休整。国家级非遗-中医传统导引法夏季净化养生课程,小暑节气即将长白山开课,带领大家修整脾胃,不食五谷,治理中焦,打通脑肠轴,舒畅好心情。国家级非遗-中医传统导引法长白山夏季净化养生营诚邀参加!
实践古语中:"不食五谷,清气初萌,将有神明日新之感。" 重构身体与食物的关系,自会明白"饿治百病"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