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整理关于刻意练习的内容的时候,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我重新定义了“用心”两个字的定义。
你们一定很疑惑,刻意练习和用心,有什么大关系吗?
在我这有,而且关系非常的密切。尤其在整理黄金标准这章的时候,他的小标题是不止于兴趣。我在想着两个有什么关系呢?后来看到正文的时候,我瞬间就懂了。也突然想起一个朋友之前问我的一句话,你说你喜欢打羽毛球,但是却不买羽毛球拍(我有,只是不在身边)。他那时一句纯粹好奇的问题,却让我想了很久,让我想到,我对于我自己所说的喜欢的东西,到底有多少的用心?为之做过多少的刻意练习?其他感兴趣的且不说,就拿以前最喜欢的手工皮具来说,其实我似乎也并未真正的去多么真正用心的对待过,三分钟热度,浅尝即止。导致多年下来并没有多少积累。反而后来做娃娃鞋子的那三年,我可能是真正的有用心,从迷你的鞋子到复刻出迷你的铂金包,甚至比市面上最小的尺寸还要小,这也许就是我花了很久时间不断的打破原来自己的舒适区,不断练习的结果吧?但是,里面可能比较缺的还是一对反馈的整理重新设计的环节吧。我很多时候都宁愿去不断的通过制作实验都不愿用笔去记录下来中间不好的地方,和可以改善的地方,导致了很多时间的浪费。变相的再次证明 很多时候我们所以为的用心,其实只是一种低质量的重复而已。回到这开始慢慢动脑子的半年,似乎很多事情开始有了很明显的变化,中间有和小伙伴们不断坚持的刻意练习,有习惯的养成,有不断打破自己舒适区的勇气带来的好结果。现在开始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是真爱请深究。
2023年加强更多的刻意练习,养成更多高级的心理表征。离目标能够更近那么一点点,做个有心人,时间会给你最直接的反馈。每一步路都不会白走,好的不好的都是。
加油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