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种子》拆书稿(六)

在过去的 100年间有一种负面优势倾向,就是关注了太多的人类负面的心理活动。泰勒·本一沙哈发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心理学家关于抑郁、焦虑、恐惧的研究于关于对幸福、希望、快乐的研究的比例为8: 1,就是说每发表八片与负面心理有关的文章,仅有一篇与积极心理学有关的文章发表。

那么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何在呢?塞利格曼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选择了一些不太乐观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参加可以提升他们乐观技巧的工作坊,对照组不控制。十年后发现,参加工作坊的参与者中有13%,控制组中有27%出现中度抑郁。后来,塞利格曼又跟踪一群10-12 岁患有轻度抑郁的儿童,其中67名接受积极心理学技术干预,47 名为控制组,结果为控制组儿童出现中度抑郁的比例是技术干预组的两倍。所以他的结论是:积极心理学可以预防学龄儿童抑郁的发生,同时也对轻度抑郁症青少年有益。

为什么积极心理这么重要?主要有这么几点原因。一是积极心理是进化的选择。进化的结果除了适者生存之外,还要追求美、追求魅力。二是积极人格可以激活大脑皮层与幸福感有关的相关区域,从而增强我们的幸福感。三是中国文化里面蕴含着积极心理的宝藏。

说到积极心理学,就一定要谈到幸福,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幸福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幸福是一种哲学思辨的抽象概念,但是书里面告诉我们幸福是可测量的,它是具有生理、健康、行为的准确指标。

在我们的大脑前额叶的左侧,即左耳的前方,有一个对应幸福的活动中枢。当我们看快乐婴儿的视频时,它就会被激活,让我们感到幸福。而大脑右半球的与这个区域相对应的区域被激活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

还有研究表明,幸福的人得抑郁症、冠心病和其他重大疾病的概率要小许多。另外,幸福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谈判效率更高,学习更专注。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到真实的幸福?作者给了我们5条建议。一要笑口常开,笑有释放压力、增强免疫力、减少痛感、保持乐观等功效。二要动起来,多运动的人情绪更饱满。三要有话直说,积极沟通和表达。四要常看好人好事,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真善美。五是要用心感受世界,由衷的体验生活乐趣。

除了幸福,积极心理学也研究品格优势。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艺术中指出美好的人生有五大支柱:正面情绪、投入、人际关系、人生意义和成就。而这五大支柱都有着同样的基石,就是品格优势。

那么品格优势的标准是什么呢?书中告诉我们八个标准,一是多数人都有的,二是必须有价值,三是本身是目标不是手段,四是这些品格并不是某些不好品格的反面,五是这些品格不会妨碍别人,并会得到欣赏,六是这些品格是社会提倡的,七是这些品格是天赋,八是这些品格具有普适性。

那么积极心理学强调品格优势有什么用呢?盖洛普公司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如果一个公司的领导,强调下属的优势,反馈下属的优点,就会提升它的业绩,反之就会降低业绩。甚至还会增强下属的自主投入、责任感、工作匹配和支持感。还有研究发现,注重发挥下属优势的领导,其成功的可能性会比那些不注重下属发挥优势的领导高 86%。

教育行业也是一样,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樊登在他的《可复制的领导力》一书中也强调,在一个人取得成绩的时候表扬他,比在他犯错的时候惩罚他更有效,这些都是强调格优势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看看福流这个概念。福流这个概念源自切克森米哈赖写的一本书,有人翻译为心流,作者认为福流更好一些。首先看看什么是福流?它是一种感觉、状态和体验。它是指人在自觉自发的前提下,对某种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强烈的兴趣,并能推动自己完全投入进去,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进入一种完全沉浸其中的状态。举个例子,庄子在《南华经》里面描述的庖丁解牛的过程,凡是他手碰的、脚顶的和膝盖碰的地方,每一次都有声音,像音乐一样动听,每一次的动作像跳舞一样优美,在不知不觉中一头牛就被分解剩下一个骨架。

那怎么样才能达到福流的状态呢?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目标追求和奋斗;二是要感受到回馈;三是技能和挑战要匹配。

和切克森米哈赖的福流相类似,我国也有自己的创造幸福的方法,叫五施。它包括颜施、身施、言施、眼施和心施。颜施是指我们要展示出有感染力的微笑。身施是指我们要有行动,行动可以使我们大脑产生内啡肽,能缓解疲劳,让我们开心。言施是指我们要积极的沟通。眼施是致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心施是指我们要学会体验福流那种感觉。

这里面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活动也能让我们有福流的感觉,却是我们不提倡的。比如说不健康的游戏、赌博等,被称为垃圾福流,因为他们会让我们上瘾和堕落,不能让我们成长。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变得更加积极呢?这就要求我们有积极的情绪、动机和自我概念。积极的情绪有三种物质基础,杏仁核、多巴胺和催产素以及积极的意义感。前面的两个大家都知道,而意义感可能比较陌生,甚至有人认为这个是虚无的,其实不是,意义感实际上是大脑前额叶产生儿灵性、德性和感性,需要通过对知识学习来获得。积极动机是指内在的、对过程的享受和追求,就像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积极的动机就是乐之者的状态,你不让他去做都不行。

积极自我,包括自尊、自信和自我实现。

而要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方法有很多,包括运动、冥想等,也包括阅读和写作。(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周读了一本书,《幸福的种子》。作者是彭凯平,他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国际积极心理学联合会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
    0707_46da阅读 142评论 0 7
  • 到了21世纪,人们开始研究一些跨文化的、共同的价值观,其中贡献最凸出的是心理学家斯瓦茨,他把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总结为...
    0707_46da阅读 70评论 0 4
  • 接下来,在心理学正式成为一个学科之前,又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大批为心理学作出贡献的伟大人物。比...
    0707_46da阅读 137评论 0 8
  • 自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影响人们心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它会受到文化的影响。比如东方人的自我评价往往偏向于谦虚谨...
    0707_46da阅读 90评论 0 4
  • 接下来我们看看学习和记忆。作者说学习是人类伟大的灵性。关于学习的名言也有很多,比如荀子说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
    0707_46da阅读 13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