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孩子上小学,有点内向,这学期插班转学到一所新学校,和我说应对新的人际关系有压力,该怎么帮助她?
刚好,这几天和我家老大,聊了挺多关于学校人际关系的话题。
当孩子在学校感受到人际关系的压力,作为大人的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分享一点心得。具体来说,可以分为2个方向。
疏解压力
当孩子感受到压力,回到家第一件事是:疏解压力。
疏解压力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涂色,可以做一些手工,也可以是运动、阅读等等方式。只要是孩子愿意去做、喜欢去做,能释放压力、安全健康的方式都可以。
如果喜欢涂色,可以关注下这套:《小学生涂色减压书》
《小学生涂色减压书》4册,任选一册,在喜欢的图画中涂色,释放、疏解心中的压力。
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关注正念表达,比如这本《DK用正念创建和珍藏记忆》
《DK用正念创建和珍藏记忆》,看起来薄薄的一本,但书中的内容,能给人带来平静,可以试着挑选书中喜欢的一两样做做看。
面对压力
疏解压力之后,进入面对压力的环节。面对压力,具体可以拆分成4步:
• 理解
• 梳理
• 演练
• 复盘
理解
理解什么?
理解孩子转校时带来的人际关系压力属于正常情况。临床心理学博士布丽奇特•弗琳•沃克分析孩子社交焦虑来自于三个原因:
• 属于成长的正常现象
• 家族基因影响
• 过度担心他人的评价
在这3个原因中,“过度担心他人的评价”是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如何面对,可以看后面的几个步骤。
理解的另一层含义是什么呢?是陪伴。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贝姬·肯尼迪把陪伴孩子的行为,叫做“跳进洞里陪孩子”。仔细一想,“跳进洞里陪孩子”算是形象描述了“陪伴”的内涵。
在“洞里”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和讲道理。(不得不说,作为老母亲面对孩子的求助,很容易会把讲道理穿插进谈话内容,这一点需要时刻关注)。
面对压力的第一步,是理解孩子的这种情绪,并且陪伴在他们身旁。
梳理
有了理解之后,要进行具体的梳理。和孩子梳理人际关系的压力到底来自哪里?做这一步的时候,记得拿出纸笔来记录。
记录什么?记录在学校里,孩子的人际关系压力到底是来自于哪个人?还是来自于哪个具体的场景?
将能让孩子感受到压力的人、事、场景一一记录下来。除了记录这些,还要回想当感到压力的时候,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会有最强烈的感受?
记录是梳理的一部分,当做了梳理,思路会变得清晰。
演练
梳理之后,知道具体的压力来自哪里,可以在家开始演练。
演练的效用,贝姬·肯尼迪认为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在大人眼里孩子压得透不过气来的焦虑情况,其实没那么吓人。
另一个好处,是能让孩子有机会提前适应感到焦虑的情境。
那么,演练什么呢?演练在学校面对感到有压力的人、事、场景时,具体该怎么放松,怎么表达。
能让人感到放松,最简单的就是深呼吸。把关注点放在身体上具体感受压力的部位,随着呼吸放松。
关于呼吸的作用,我们一直都忽视了。在紧张的时候,单单利用呼吸这个小技巧,就可以让孩子的紧张情绪放松下来。
呼吸这个好工具,得在平时就刻意去练习。这样在遇到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非常自然地想起用这个小技巧。如果平常没有养成习惯,在遇到有压力的情境下,几乎是不太可能会想起通过呼吸来调节紧张、焦虑的情绪。
面对压力时,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会受到挑战。学会说话,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的,但最起码可以先从说积极、肯定别人的话开始。
一开始还没习惯说积极、肯定他人的话,不妨从家里开始试着练习。
先演练,再实战。
复盘
有实战,就可以复盘。
回家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在学校里,每一次应对压力的场景。回顾当时是否采取了放松的方法?当时的表达是否有改善?压力有没有减少?如果有,那下次可以依然使用这样的方法。如果没有,就继续找适合的方式去尝试。
每一次复盘,都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压力。
写在结尾的话
有人说,一个人童年的冲突处理,决定着未来的交友能力。引导孩子疏解压力,用正确的方式面对压力,剩下的,就让孩子去闯荡自己的社交江湖吧!
Hi~我是弥小木
家有两娃,一儿一女(小学生+初中生)
佛系养娃的沪漂老母亲~
孩子们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挑战课题。
老母亲一边学习怎样当妈,一边保持自我的成长。
分享女孩&男孩养育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