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自尊心有关的三个重要主题:信任、评分、个别对待。通过阅读我明白了这三者与自尊心的关系,信任是前提,有没信任,教育将无法发生。评分外在促进学生走向成熟,但利用不合理,反而会摧毁自尊自信,形成自卑心理。个别对待,把班级看成一个有差异的集体,与活生生的学生进行生动的交往和细致的洞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感受。其实自尊心真正源于内在作用,就是学生是否有成就感,让他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天生我才必有用。
从阿廖沙掐掉幼芽这件事来分析,孩子遭遇了学习上的困难,又无法克服,这种失败加上老师的羞辱,他就丧失了自尊自信,失去再次学习的动力,最终导致道德上的不成熟,采取报复这种错误的方式维持自尊。
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潜藏着一种行为模式。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的行为模式应该是爱心型、励志型、赏识型、转移型。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该让学生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让他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对自己力量的信心,在老师的协助下克服困难获得成就感。
今后我应该无限的信任和热爱学生,尽可能的帮助学生突破困难,修正自我评价,不断地增加挑战困难的难度和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