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还没回味完体验课的收获,现实就piapia打脸,一边体验到了对抗放下了很多对抗,一边还在对抗;一边体验到了任性体验到活错了,一边还在用自以为的真实继续任性;一边臣服要守护场域,一边在“破坏”场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了,好像每次都会遇到这样的反扑或是考验,虽然觉得一直波动越来越频繁和幅度越来越大,但也会在每次碰撞中对自己多一份看见,离自己越来越近。
这周开共修群助教中期碰头会,说起这两个月在群内互动和支持的情况,自己虽然客观忙碌的原因在群里互动少,主观的原因会觉得线上共修对成长帮助不大,不相信这个转化的力量,还有就是自己的感受不够,看觉察也很难给出合适的支持,所以对群员的看见和支持都不够。刚开始布置中期总结时,对长长的十一个问题有很多评判,觉得太复杂,很难写清楚,看了大家写的作业,为自己感到惭愧,每个人都在尽己所能的在这里成长,根据自己的实际认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也是真实状况的呈现。助教共修时说起这个总结的背景和目的,也就释然了很多,觉察到自己对要求的对抗,如果能在前期了解清楚这些,就更能接受了。也因为大家的态度,我也希望后半程自己能更投入些,做自己能做的,为自己在这里。
周三跟官儿的交流和教练中,再次触碰到自己的恐惧,看见自己到目前还只是面对了自妈妈去世后的部分伤痛,更小时候的很多都还没有触及。愤怒也很多,但无法释放出来,外显的就是无力的对抗,内在是没有力量的。官儿引导我将呼吸带入腹部,感受腹区的能量升起的愤怒,慢慢有了一些感觉,跟之前从胸部出去的还不太一样,做起来也不像以前那样一两分钟就累坚持不下去了。连续做了五天,每天15分钟,链接到身体后再有觉知的表达,轻松很多,慢慢的会有情绪出来,说不出来是什么情绪,到今天想哭就哭了。会先坚持做一个月。
这周有很多的交流互动或是碰撞,写几点比较大的触动吧!
1.评判是不带期待不带情绪的表达,表达真实的感受也需要临在的表达,不是借评判之名来表达情绪。
2.是否真实需要在现实中来检验,我只能做到面对自己的不真实,无法要求别人也真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真实也是真实的一部分。
3.不认同他人的误解和评判,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慈悲。
4.不再执着于一定要用什么方式成长,不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觉得高人一等,很多人在生活中悟到的远比我们多,只是不用这样的体系语言来表达。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径与节奏,没有好坏对错,不再执着于自己的是对的去否定他人,每个人都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和体验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