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时代的浪潮中活出生命存在感
①“生存”与“存在”于生命而言本质的区别在哪里?
生存即活着,活着出了有活着的意义,其他的意义都得经过存在的方式而赋予。而主动赋予生命以意义和被赋予生命意义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方式。
比如一个植物人的活着,他的意义就是被赋予的。有的可以继续领着高薪,有的让别人评价了儿女的孝顺等。于植物人自身而言,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比如一个健康人活着,如果通过自己方方面面的努力,自身觉得活着充实快乐,又能给周遭带来生命之光亮,存在之温暖,那便是有了存在的意义。
②教师“工具化”
“工具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动工具化,一种是被动工具化。前一种是为了获得“利益”而心甘情愿做领导的奴隶,职称评审条件的奴隶;后一种是不得不服从于“被安排”“被要求”,被指挥棒搅的团团转,想做自我而没有如何做自我的认知,也没有去做自我的能力,还没有做自我的时间。无论哪种“工具化”,存在便失去了生命本应有的活力,失去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便失去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郝老师说: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本质是在自我与环境的反复互动中逐渐刻素的生命受环境影响,但绝不是完全有环境决定。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
郝老师又说:人是在一次次选择中显现自己,定义自己和实现自己的。无论环境多么糟糕,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人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人生短短为了什么?人不仅是为了活着,而且要活的有意义。如何才算有意义?这就涉及人生的境界。
反问自己,我的人生境界在哪一个层级?
(二)人与世界、他人即自我的关系
郝晓东老师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分别代表了我对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的理解。
我如何理解呢?
①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活出自己来的,二这个活出的过程就是学习—实践与思考。在世界中实践就是要改变世界,在世界中学习就是被世界所塑造。
用哲学的语言表述就是:
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出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是在自觉地、主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正是在这双重的关系中,人们既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自己的认识能力。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的。
②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就是关系的质量。而关系的本质是自身的品质、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一种关系就是一种角色。所以把每一个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好、表现好是问题的关键。如何定位与表现,不断在学习中修炼自己!
③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什么呢?自己还要和自己有关系?当然有关系!
有人说,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是性与命的关系,命是自己身体的,而性是自己思想意识,但性命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我以为这个关系是“心与行”的关系。郝老师文章中提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心,“知全守份”是行。用心把握好行便是处理好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而心既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性,又有着刻意练习的可塑性。
(三)专业教师与业余教师的四个差别
大部分走进校园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不认为自己是业余教师,而且认为自己就是最专业的教师,因为他们对“专业”的理解是学科知识。每位教师只有在意识到自己作为教师的不专业性之后,才可能走上专业学习与专业成长之路。但是,这样的认识很难。大多数教师直到退休都认为自己不仅是专业教师,而且是很专业的教师。源于这样的认识,一辈子只是一个知识的操作工。
郝晓东老师讲的四条专业教师与非专业教师的区别,直击本质。
①专业教师职业认同感高,他们把教师职业当做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致力于在教书育人中获得幸福感与自由感;业余教师职业认同感低,他们只把工作当做赚取薪水、养家糊口的工具,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感到倦怠感和无力感。专业教师把教书当做事业或者志业,业余教师把教书仅仅当做职业。
②专业教师持续学习,将专业修炼视为终生之事;业余教师不喜欢学习,不愿花时间钻研探索,教书多年仍原地踏步。
③专业教师拥有成体系的教育知识结构,而业余教师的知识结构零散,不成系统。
④专业教师解决问题遵守科学的流程和规范,而业余教师解决问题则仅仅依赖经验,缺乏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