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小节中,张祖庆老师写的是他语文教学的磨课历程。这篇读后感,我打算以时间为线,先跟着张老师回顾他的磨课史,然后再谈我的感受。
01 跟着张祖庆老师回顾他的磨课史
张祖庆老师工作的第3个年头,他有了一次成功的磨课经历,张老师记住了毛昉老师的话:语文教学,一定要抓牢语言文字。要做好两个“ding”。一个“盯”,要善于敏锐的揪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词句;另一个“钉”,要像钉钉子一下咬住不放,重锤敲打,反复推敲。张祖庆老师牢记毛老师的话,认真磨课,认真上课。结果,“课,上得很成功。”他说:“这次成功的磨课经历,开启了我语文生涯的序章。”
张祖庆老师工作的第6年,他被推荐参加台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张老师说,因为“机会千载难逢,于是认真磨课。”开始磨课很不成功,毛昉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他:“陈可人的风格跟你不一样,你老想着他的教案干吗?你要成为你自己。”张祖庆老师明白了:我要成为我自己。于是,他大胆颠覆教学设计,成功磨课,课也上得极其成功。
张祖庆老师工作的第10—15年,是他调入T校的五年。“T校的五年,是我专业成长的第一个黄金年华。”他工作的第13年,有机会参加全国各种风格流派教学观摩比武活动。他以《登山》一课获特等奖。“此后,很多机会都降临到我身上,我慢慢走出温岭,走向了台州、杭州乃至全国。”
张祖庆老师工作的第15年,他被王菘舟老师引进到杭州工作,“开启了我第二个15年教育生涯。”去杭州工作后,张祖庆老师有机会与王菘舟老师、于永正老师、支玉恒老师零距离接触,他说:“耳濡目染,获益良多。”他感受到:菘舟老师的磨课,其实是“功夫在课外。”“菘舟老师为上这节课所做的课前功夫,让我印象深刻。”他聆听于永正老师的教诲:教师要把功夫花在“功夫”上。要好好练朗读,要好好练板书,要好好写批注。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上好课。他更有幸得到于永正老师的告诫:与其花更多的时间磨课,不如更多的磨自己——打磨自己的教育思想,磨炼自己的教学技能。他记住了支玉恒老师反复强调的:语文教师备课,一定要裸读原文。也记住了支玉恒老师语重心长对他说的话:裸读原文后,在脑子里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文本的个性。抓住了文本的个性,也就抓住了这一课的魂。”张祖庆老师说,在这几位老师的教诲中,他渐渐明白:“用心栽培自己,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才是一个教师最好的‘磨砺’啊!”后来,在与更多的名师、明师的遇见中,他渐渐明白:“教师所能给孩子的,常常就是自己。文本细读功夫,常常不是单独靠公开课练出来的,而是靠大量的书籍涵养出来的。”“备课的时候,要去发现‘这一个’文本独一无二的地方。”“这种发现,不是靠一遍一遍盲目的所谓打磨,而要靠一双慧眼。”“慧眼从何而来,从大量的阅读中来。”
在张祖庆老师工作的第23年,他上《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习作赏评课,课后,“我都会记录课堂的亮点和不足,下一次再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在重庆“千课万人”教学观摩会上上课。因为遇到一个极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整节课就像小品”,他说:“又一次完成了高峰体验!”
近年来,张祖庆老师开始“做课程”。也就是给“课”生出更多的“兄弟姐妹”。他的“整本书教学系列”“电影遇见书”系列等,每个系列,都有七八节课。
02我的读后感受
读完张祖庆老师的的《我的磨课史》,大致了解到关于他的一些经历:第一,他磨课和上公开课的经历。第二,他从上课到开发系列课程的经历。第三,因为他的公开课上得好,他有过多次被人“抢走”调动工作的经历。第四,他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遇到重要他人的经历。第五,他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名师和明师指导的经历。
而在对他的诸多经历的了解中,一遍遍读着他的文字,有一句话击中了我:“刚入职的教师,多花时间磨自己的课;走向成熟的老师,要多花时间磨自己这个人。”磨课磨什么?磨自己又磨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张祖庆老师给出了指导。对于新入职老师来说,要认真磨课、试教,一遍又一遍的上。对于走向成熟的老师,则要把时间花在磨自己身上,“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提升自己的基本功”,“打磨自己的教育思想”,“让自己成为一本教科书”。具体来说,走向成熟的教师,要把功夫花在“功夫”上,也就是要去裸读课文,抓住文本的个性;好好朗读课文;好好练习板书;好好写批注;通过大量阅读涵养自己。
写到这里,反观自己,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也就是我在小学工作的这十五年间,我白过了吗?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吧?那屈指可数的裸读课文的经历,我羞于提起;那屈指可数的练习写三笔字的经历,我羞于提起;那屈指可数的备课写详细批注的经历,我羞于提起;那阅读书籍的数量和屈指可数的写读后感的经历,我更是羞于提起......我承认,我资质平庸;我承认,我极其愚笨。所以,我的成长极其缓慢,我一直找不到语文教学的方向在哪里;我的劲一直不知道往哪儿使;在各种各样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我亦逐渐迷失了自己。
今天,有幸读到张祖庆老师的这本书。张老师给我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我知道往哪儿努力,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