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与要约邀请对比

要约与要约邀请是合同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总会有人会搞错,现在自己mark 一下
两个概念主要区别体现在法律性质、约束力和内容要求等方面。

  1. 法律性质不同
    要约
    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明确意思表示,内容具体确定(如标的、数量、价格等)。一旦相对方作出承诺,合同即成立。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472条(要约需“内容具体确定”,并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后受约束)。

要约邀请
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内容通常较模糊(如广告中的“欢迎咨询”)。收到要约邀请的一方需进一步协商或提出要约,合同才能成立。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473条(拍卖公告、招标公告、商业广告等一般为要约邀请)。

  1. 约束力不同
    要约
    对要约人有法律约束力。若对方在有效期内承诺,要约人必须按约定履行,否则构成违约。
    例如:甲向乙发函:“以100万元出售A房,一周内回复有效。”若乙在一周内同意,甲必须履约。

要约邀请
对发出人无强制约束力。即使他人响应,发出人也可拒绝订立合同。
例如:开发商发布楼盘广告称“均价2万元起”,购房者咨询后开发商可调整价格或拒绝交易。

  1. 内容明确性不同
    要约
    需包含合同主要条款(标的、数量、价格、履行方式等),足以直接订立合同。
    例如:“现有某型号手机100台,单价3000元,款到发货。”

要约邀请
内容通常不完整,需进一步协商。
例如:电商平台推送“双11大促,低至5折!”的广告,未明确具体商品和数量。

  1. 典型形式对比
    类型 要约常见形式 要约邀请常见形式
    商业场景 标价商品的陈列、自动售货机设置 商品目录、询价函、大部分商业广告
    特殊例外 符合要约条件的广告(如写明“现货100件,售完即止”) 开发商广告中模糊表述(如“豪华装修”)
    实务注意
    风险点:若商业广告内容过于具体(如“前100名下单者享1元购”),可能被认定为要约,需谨慎措辞。

争议解决:法院会结合交易习惯、行业规则等综合判断。例如,悬赏广告通常视为要约,而普通促销广告多为要约邀请。

其实,核心区别在于是否直接导致合同成立。要约内容明确且具有约束力,而要约邀请仅是“引子”,需后续协商。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表述和场景谨慎区分,以避免法律风险。

注意:这里说的合同,不一定是要书面签字盖章合同,而是一个合约达成意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全文 2017-03-03 1039 合同法规 总 则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护合同当事...
    米兰越阅读 3,437评论 0 1
  • “要约”和“要约邀请”是学习合同编里的一对重要概念。有时考试甚至直接放一道题目让你判断这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瑞美阅读 3,741评论 0 1
  • 合同请求权以合同有效为前提,根据合同的履行,又具体分为:合同履行请求权,次合同请求权。 1.合同履行请求权 以合同...
    lafitebash阅读 10,738评论 0 0
  • 第一章一般规定第463条合同编的调整范围,本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464条合同的定义和身份关系协议的法律...
    一瓣橙小满阅读 838评论 0 0
  • 工程招标投标程序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 招标投标,是指招标人事先提出货物、工程或服务等发包业务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
    东方有巢氏阅读 2,7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