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难的莫过于信任,其次就是沟通。不是有句话这样的话嘛:我们遇到的90%的问题都来源于沟通。
对于杨频梵来说,也是如此。他们每天上午先花一小时,做各自负责的重复性工作,然后再进行沟通,来解决需要处理的创造性问题。
但有时候会因为沟通不顺畅,导致他们一直停留在沟通的层面,甚至有可能会发生争吵,从而使得实际工作的时间都没有了。
刚开始的时候,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比如当天的任务是上传产品,杨频梵会拿着几周的数据分析说:“这个篮球裤的销量最近很不错,我们可以多上一些这个类型,最近我已经上传了一些。”
“你说这个,我还想问你呢,这个listing搞这么多链接,是不是太复杂了?”立马对问题提出疑问,是他同事的惯有的风格,杨频梵已经习惯了。
“这个产品卖的好,有流量,所以我就丰富它的listing,以便最大化利用流量。然后这几个产品都比较相似,其中两个都是有线下供应商的,一个拼多多的用来丰富,所以就有这么多链接。”
“那这个采购是不是会很复杂,如果这个产品真的很好,为啥不给线下供应商这个产品单独搞了listing?这样不是能够更加利用成本优势嘛?”
“可以搞呀,但是线下的供应商图片不够,不能组成一个单独的listing呀。而且采购上也不会很复杂吧,你搞一个listing和搞两个listing,出单后不都是同样的采购流程嘛?根本不会多呀?”
这或许是一个原因,但是杨频梵当初做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想那么清楚,那时候可能是时间原因,压根就没有细想,只是觉得差不多就可以放一起。也可能是他本身就更加注重快速行动,而不是深思熟虑之后在行动。
但现在面对同事的询问,他本能的要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于是才有了这解释。
“我就这觉得这样太复杂了,我认为上传产品的顺序应该线下供应商大于阿里巴巴大于拼多多,我甚至都觉得拼多多的可以不用采集了,因为价格和链接都不稳定,后勤客服也得不到保障,还经常发错货,但想想现阶段也不能太极端了,所以才没有提出来。”
“如果你觉得要搞,就可以上传一个新的,没有问题。你要觉得这个不行,也可换一下,当时我只是觉得,它们都是相似的产品所以都放在一起了。”
“你看你现在采购的时间多长?我问过很多同行,他们都是只有十几个线下供应商,根本就不在线上采购……”
就这样一来一回,他们沟通了大半个小时,杨频梵一直在解释自己当初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觉得这件事根本就不难理解,但还是换着花样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释。
而他同事一直在说这样做不行,还列举了大量例子,然后又从最初的原则就行推到,总之就是反反复复都在说这么一件事。
最后他同时失去了耐心,明确的表示自己很生气了,不想再说了。杨频梵冷静了一下,觉得这个沟通有问题,于是问同事:“你为什么生气?”
同事说:“我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反反复复说了这么久,都没有说通,我真的很生气。”
杨频梵心想:“这不是我的视角吗?反反复复解释同一件事呀。对方不也是没有理解吗?为啥对方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于是杨频梵继续追问到:“你觉得哪里没有说通?”
同事又耐心的说了一遍自己的理论,核心观点就是三个:
第一,选择产品时线下供应商大于阿里巴巴大于拼多多,拼多多只作为丰富产品用,不作为主推产品。
第二,一个listing里的采购链接不要搞太复杂了。
第三,线下供应商的产品可以单独搞个链接进行推广。
“这些没有问题呀,我都认同呀,所以你一说,我就一直在强调可以搞呀,可以换个呀,没有任何反对呀。只是你问我当初怎么想,我就在跟你解释,我为什么这么做呀。可是你一直没有理解,所以我就一直在解释。”这一刻,杨频梵似乎意识到这次沟通的问题出现在哪里。
“我一开始就能理解你的做法呀,不然我不会问你怎么想的,而是直接说这么不行。”
“那我知道了,根本就没有歧义,而之所以我们要讨论这么久,就是关注的点不一样,你想的是之后要怎么做,但一直没有得到我的正面回应,所以不知道我是一开始就认可的。而我以为你关注的是我之前为什么会这样做,所以一直在解释。结果就是对牛弹琴,各自说各自的,导致出现沟通问题。”杨频梵听到同事的回答后,恍然大悟了。
“那知道这个了怎么办?”同事看到杨频梵说完后就没有说话了,就是打破了安静的局面。
“那以后就多加注意呀,要是一件事说了两遍对方都没有听明白,可能就是出现了关注点偏差了,这个时候就要正面询问了。再者就是我接受到了你的信息,我就要给出一个明确的反应告诉你呀。”杨频梵最后总结到。
这次的沟通算是结束了,虽然有些曲折,但至少加深了彼此的了解,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共识,所以总体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只是他们要执行任务的时间已经没有了。
而像是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出现一次两次,而是在整个创业过程中,频繁的出现。
当然每次的情况都不一样,沟通中出现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像这次的关注点不一样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错误的理解了对方的态度造成的。
比如杨频梵做数据分析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好的数据软件,然后就跟同事说:“我觉得这个挺好的,对我做数据分析的时候,很有帮助,我们可以买这个用下。”
然后他同事就会有一连串的问题:“你想要它实现什么效果?具体要怎么去用?使用频次是多少?和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怎么样?效果好不好?还有,你打算什么时间用?”
就最后一句话来说,在杨频梵听来,要表达的意思可能就是:我们现在很忙,没有时间去用,所以不需要去买。
但实际上他同事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个东西可以买,但是要想清楚了才能买,你的解决的掉我的疑问才行。“
类似于这种情况非常多,每当杨频梵有了好想法的时候,都会跟他同事说声,结果总是会有一大堆的问题出现。
这些问题在杨频梵看来就是不让他去做的理由,但实际上他同事想让他想清楚这些事再去行动。
就因为这个态度理解的偏差,导致很多想法都没有执行下去。
后来因为切实的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性,杨频梵又重新去学习了一下沟通的技巧,才算是彻底的理解了他同事。
在《沟通的方法》中把人的沟通模式主要被分为四种,分别是控制型,表现型,谨慎型和温和型,而他同事就是典型的谨慎型,具体特点为处事周全,讲求事实依据,迷恋结构,系统,流程,无法忍受混乱。
“所以跟他们沟通时,要主动为他提供信息,流程和规则,推动他进行判断。他们喜欢“唱反调”,但并不是在表达反对你,只是觉得你还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让他相信眼前的方案的可行性。“
“所以你只需要给出足够多的正面证据,用它们来“覆盖”负反馈,他们就会马上改变态度。”
当杨频梵看到书中的这些知识点时,特么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不就是说的他同事么?
所以说嘛,沟通这件事,不仅是在日常生活中要锻炼,也可以在书上学到。
//END//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Follow Me